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第五章 促进教师成长的行动研究(教师成长)(5)

时间:2011-07-13  归属:地理课程改革
二、案例
下面提供三份案例:一是“和学生一起写日记”,这是广东省乐昌小学邓倩倩老师开发的校本课程;二是“评干国祥的《斑羚飞渡》课堂实录”,这是杨先武老师对一节“课例”的研究;三是“教师人事重组”,可以视之为学校管理的校本研究。

 

案例1:校本课程开发:“和学生一起写日记”

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给学生介绍“优秀学生写日记的故事”和“名人谈日记”,通过这些介绍来让学生理解写日记的价值。比如介绍了云南高考状元孟涓涓的故事。孟涓涓利用课余时间写下了《我要让我上北大》的手记。这本书记录了一个中学生心灵自理、自我成长的历程。

二是给学生讲解“写日记的方法”。首先,回忆自己的经历,不让自己无话可说。动笔写日记之前,要像放电影一样很快地在头脑中回忆一天的经历。把看到的、听到的、读到的、想到的特别做过的事情一一回忆一遍。其次,把最有意义或最有趣的事情作为某一天的日记的主题。在回忆的过程中找到一天中最有意义或最有趣的事情,把它记录下来,就是一则很好的日记。做到这一点,写作文就不会无话可说了。

三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比赛写日记,并相互监督。为了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老师与学生比赛,看谁能天天坚持写日记,看谁的日记写得比较丰富、有趣。同时要求学生在日记本上的第一页写上自己的座右铭,以便鞭策自己、鼓励自己。

定期检查学生的日记,相互交流日记。每个星期一选择几篇学生的日记和我自己写的日记读给学生听,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监督,也让他们监督老师,看我是否也天天记日记。

一个学期下来,有几个学生的作文明显有进步。他们中有几个人在日记里说“要跟老师比赛”,“要超过老师”。也有学生开始几周坚持写日记,后来有荒废了。可是看到同学和老师都在坚持写日记,又重新回到写日记的习惯。学生群体中明显有一种相互鼓励、不服输、不罢休的精神在静悄悄地生长。我本人也经历了考验。因为丈夫病故,受打击很大,几乎要倒下去。可是因为有一种承诺,要和学生一起道德长跑,逐渐恢复精神,一直坚持到今天。学生也很懂事,他们在日记中表达对老师的关心。有一位学生在日记里说:“邓老师,你要坚强一些,要开朗一些,一定要开心度日,因为我也知道失去亲人的滋味。”(她的父亲前年离开人世)。也许因为这种相互鼓励和坚持,我上学期请假将近2个月,可学生的语文成绩没有退步。

[1]相关材料由广东省乐昌小学邓倩倩老师提供。感谢邓老师让我们分享她的研究成果。限于篇幅,编者对原材料做了删减。

案例2:校本教学研究:“评干国祥的《斑羚飞渡》课堂实录”

《人民教育》2004年第13—14期合刊推出了一组新课程优秀课例,青年教师干国祥执教的《斑羚飞渡》入选其中。拜读了这篇课例,笔者不能不为干老师丰富的学识、深刻的思考、独到的设计而深感钦佩。但钦佩之余,又不能不为这堂课中存在的缺陷感到遗憾。

……

由于执教者把《斑羚飞渡》看成了“寓言性质的文章”,误认为作者是“通过斑羚来写人”,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脱离文本的“解读”。这篇课例名为《斑羚飞渡》课堂实录,但我们从整个课堂实录中却很难看到解读小说的过程,而是在解读另一个文本——一个与《斑羚飞渡》并没有太多关联的重新组合的文本。按执教者的说法,这是一个“互文性文本”,即“引进相关的‘同题'、‘异质'的文本材料”,旨在“使得课文中模糊的意义清晰起来”。但这些文本材料与《斑羚飞渡》是“同题”的吗?课文的意义真如执教者所说,是“模糊的”吗?由于执教者自认为《斑羚飞渡》反映的是“人类面临灾难时的选择”,而故事本身却是动物的自救,因而不得不借助课文之外的文本材料,使其“意义清晰起来”。显然,这个“互文性文本”并非解读文本的需要,而是为了证明执教者的个人见解而“引进”的。教师通过幻灯、电影剪辑等可视性材料,引导学生探讨“人类面临灾难时的选择”,尽管这是一个极有思想深度的话题,但它毕竟不是《斑羚飞渡》本身蕴涵的意义。在这节课上,教师让学生先后思考两个问题:一、规则·文明与野蛮;二、个体生命的尊严。这两道思考题与《斑羚飞渡》并没有多少联系,而是根据“引进”的文本材料划定的思考范围。因为对动物而言,根本不存在什么“文明与野蛮”之规则,它们也不可能懂得“个体生命的尊严”。动物的护弱是出于一种本能,和人的道德准则与理性思考不能相提并论。尤其是关于“个体生命的尊严”,与《斑羚飞渡》这篇动物小说实在沾不上边。在这堂课上,学生并没有走进文本,执教者在刚开始让学生复述了一下故事,并谈了一些读后的感受,以后就基本上让它“靠边站”了。可以说,《斑羚飞渡》只是起到了一个引出新文本(由执教者搜集的课外材料组合而成)的作用。

也许有人会说,解读文本不应局限于文本,而应超越文本。此话当然没错。但超越文本只能以课文为基础,是对课文的充实(如适当地引进课外材料)和创造性处理;而不是脱离课文去另立一个与课文迥然有别的新文本。

二、缺乏对话的“生成”。执教者在学情分析中谈到:“我力主进行一种生成性的,通过对话展开的教学,形成对主题的‘临时性共识'。”毫无疑问,这堂课确实形成了“对主题的‘临时性共识'”。但这个“临时性共识”是否通过师生的平等对话“生成”的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临时性共识”其实是教师在课前就已经确定的,如《斑羚飞渡》反映的是“人的故事”,课文的寓意是“面临灾难时人类作何选择”。为了达成这样的“共识”,执教者对学生们的见解采取了不屑理会的态度。如学生在发言中谈到“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斑羚们的自我牺牲精神”、“我觉得这个故事不真实,这些动物的智慧也太厉害了”等,都不无道理,本应充分肯定。但由于这与执教者的认识不太吻合,很快便被打入了冷宫。就拿真实性来说,执教者事实上也认同学生的看法,但却把这种不真实解释为“故事中的斑羚不是生活中的斑羚”,进而推出这是“反映‘人'的故事”的结论。学生的话语权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剥夺了。其实《斑羚飞渡》的真实性并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问题,虽然动物小说允许虚构,但虚构必须合乎情理,执教者也对“艺术上的合理虚构”作了如下描述:“它是一个应该发生也可能发生的虚构故事。”而根据这一标准,很快就可判定“斑羚飞渡”这个不可能发生的故事有违“艺术的合理虚构”,这也正说明学生提出的“这个故事不真实”的看法是正确的,剖析其“不真实”之所在无疑有助于学生打破对教材的崇拜意识,但执教者却视之为“死结”而有意绕开了。此外,这篇小说把动物的灭顶之灾描绘成一幅壮美的画面,既没有对遭到残害的生命的同情与悲悯,也没有对灾难制造者的愤然谴责。作者以赞赏的笔调渲染那种惨不忍睹的场景,并不惜虚构出一道彩虹来烘托斑羚的死亡之“美”,其价值观存在明显的错误倾向。为什么不可以让学生就这样的问题进行探究呢(当然这不是唯一的解读方式)?难道培养他们的批判精神不比讨论“人类面临灾难时的选择”更贴近文本,更具思想的深度吗?当执教者在引导学生“感受‘敬畏生命'这一人类学主题所带来的震撼与魅力”时,竟然对《斑羚飞渡》中发生的由人类制造的生命惨案无动于衷(下课前还让学生通过集体朗读再次欣赏老斑羚从容赴死的“美丽”画面),这似乎给本堂课的成功画上了一个硕大的问号。

正因为执教者事先已为达成“临时性共识”做了精心的策划(那些幻灯、电影剪辑等注定会派上用场),学生已不可能享有自由思考的空间,而是自始至终在揣摩教师的意图,顺着教师指引的方向寻找答案。教师的居高临下和学生的谨小慎微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据笔者的统计,在其长达数千字的课堂实录中,学生真正的发言仅600余字。随着一连串的幻灯展示和教师解说,学生越来越成为陪衬。如果说这堂课确有“生成”,那么它并不是对话中的“生成”,而是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教师个人所局促的认识空间内的“生成”。

语文教学中对课文进行必要的拓展,力求达到一定的深度是无可非议的,但如果为了追求深度而置文本于不顾,在课堂上致力于阐释教师个人的见解(无论这种见解多么深刻,也只是一家之言,是“一元”而非“多元”),就不可能搭建起“对话”的平台,就必然会剥夺学生的自主权。而干国祥老师执教的《斑羚飞渡》无疑存在着这样的倾向。窃以为,这篇课堂实录不能当作履践新课程理念的典型案例。

案例3:校本管理研究:“教师人事重组”

最近在基层学校调研时,听到许多教师反映现行的教师聘任制已经变味,优化组合却成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拉山头、卖人情、徇私利的合法幌子,有的教师还把它和“巴黎和会”相比,说是分“赃”会议。如此,让我十分震惊!

以某一公办中学的高三为例,该年级有平行班十四个,却分为重点班、实验班和普通班,谁带什么班,相同的付出,收获明显不同。由于高三收费的项目多,收入比其它年级要高一至两倍,因此法道大的教师就年年盯着高三不放手,(初三也是如此)这样造成了学校内部人心倾斜,该校每年的聘任制都有“把戏”看,并已感染到了高一、高二教师的情绪,弄得许多家长一到期末就投诉非毕业班教师给学生“放羊”。其实,这些非毕业班的老师到了期末都已各揣心思了,因为能不能跟班上成了内扰,有的衡量活动能力不行,爽性就自暴自弃。如此,哪有心思放在教学上?就拿我调研的学校来说,凡是有来路的都安排在收入高、易出成绩的好的岗位,而站到“权力”线外的边缘人,你书教的再好,年年淘汰你照样没商量,因为聘任制太富有弹性了,谁有权或谁能巴结到有权的人,谁就说了算。之于学生给教师的打分、高中考成绩、家长评价等,都是参考,你有再大的本事,你还是不行,因为你的命运是靠人家的感情需要而决定,你能干,人家不和你优化组合,你只有落聘的份。

针对此,我问校长为什么有不少教师对聘任制不满,校长振振有词地回答:他们的全员(教、职员)聘任是严格按照“三公”即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进行的,一个老师或职员能不能聘上都是聘任领导组集体投票、打分来决定的,聘用方案是经“教代会”审议通过的,另外还设了监督组,调剂组,为了避免干扰,今年的聘任制进行还是异地进行的。(按有老师告诉我的,就是趁机会到风景区清闲了一回而已)

聘任制逐渐变味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重形式,轻实质。明明是举贤任能的公开竞争,却搞成了所谓“聘任领导组”的暗箱操作,把好事办坏。“我本有心向明月,哪知明月照沟渠”,想有作为而不会拉关系、走后门的教师,只能向隅而泣。因此,我想应该让领导承担相应风险,做到下级手里有选票,教师也可以反聘校长。

二、有的教师陷入铜臭中不能自拔,有利就上,无利就退,缺少奉献精神。把聘任侧作为自己谋取利益的手段。现在,学生成就教师是主流,而不是像有的教师自命不凡说的学生取得成绩都是他教得好的功劳。因为面临竟争,课堂外教育和父母重视程度给学生学习的提高起了很大作用。缘于此,教师评价体系落后也是聘任制变味的原因。

三、上级主管部门的督查不力,甚至推三阻四,受屈的教师,即使上访,也十有八九自讨苦吃,上级部门维护的是学校的大局,你聘不上,他们认为肯定是你能力有问题,而很少去倾听聘任背后的故事。

[1]阿忆:《教师人事重组:资源优化还是坐地分赃》(2006-8-1)[2006-8-1]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行动研究教师成长促进教师成长
  • 上一篇:高考地理复习中应注重能力的培养
  • 下一篇:第四章 教师应具备哪些人格魅力(教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