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课 评价的内容专题
案例1:卷子上出现的题目所设计的内容广泛、热点,要求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考虑问题。
案例2:探究活动题“评比盆”,里面加上一些水,再蒙上一层塑料薄膜,中间再放个石头,出去晒。
这类题目多次在新课程的重点性评价的试卷里反复出现——这是因为新课程里面评价方式已经改变。新课程需要新的评价,评价制度的创新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新课程开设后,新的评价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特别要更注重考察学生的能力和在学习身边的生产生活中运用的评价方式。
一、新课程评价对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旧的评价方式具有的特点
传统地理课程的目标、评价方式主要为单元测试、学期考试,评价焦点集中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读图能力的提高上。这种重终结性评价而轻形成性评价的单一标准,主要弊端在于只强调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忽视对地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
体现在课堂上,学生只是机械地听老师讲,记笔记,划重点,而积极提问、努力思考往往不够;体现在学习态度上,则认为学习就是看书、做练习题,从书本上寻找试题的答案;反映在应试准备上,为了提高分数而在复习时猜题、压题,忽视了对知识的系统掌握。教师是扮演课程分数的评判者,甚至把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也抽象成一组组僵硬的数字,很难真正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和思维的敏捷程度。由于重表面课程分数而轻内在主体性人格思维培养,因而泯灭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欲望和成功亮点,遏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创造性才能的发挥。
(二)好的评价理念
新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提出的,它明确指出:“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可见,高中地理新课程评价理念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对学生地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实施评价
案例:华南师大地理工作站一个网站,在这个网站上记录的所有的素材,包括试题、课件,都是学生上传上去的。
评价学生地理知识理解和应用状况的标准,主要是衡量其理解能力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已学知识的能力。理解能力的评价主要看学生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理论的表述状况;知识运用能力的评价主要看学生能否激活所储存的已学知识,能否将相关知识迁移到具体情景之中。评价学生最为基本是就是凸显基础性,学科性。
2. 对学生地理科学方法的掌握及探究活动质量实施的评价
对地理科学方法掌握的评价,应重点了解学生对地理观察、区域分析与综合地理比较等常用地理研究方法的领悟、掌握状况和运用水平。其评价标准:一是评价学生是否了解地理方法运用的步骤、要领;二是评价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正确的地理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对学生探究活动质量的评价,主要从学生能否发现和提出地理问题,提出问题的假设,独立思考和解决地理问题,合理表达、交流探究成果等方面进行的评价。
案例:评价学生提出假设的能力
给出泥石流发生地的景观图片、泥石流发生地各种资料,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发生泥石流?”学生探究解决这一问题时,要将各种信息加以筛选,并观察景观图片反映的地形条件、植被覆盖情况,查阅泥石流发生的降水、地质资料,提出该地发生泥石流的假设原因,评价学生是否能提出假设。
越秀区教师访谈
3.对学生地理技能的形成与运用实施的评价
评价学生地理技能的形成与运用状况,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各种地理技能的功能、方法和要领的了解程度,选择应用地理技能的合理程度,运用地理技能的熟练程度,以及应用地理技能所取得的学习和研究成果的正确程度和实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