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课 地理选修课的开设
本节课内容主要涉及两个问题:课程标准的选修课程开设的相关问题和实际教学中选修课程开设现状。
录音采访:林春鸿老师
选修课的开设可以更好的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鼓励地方和学校开发相应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它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
2 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3 教师专业发展
4 学校特色和多样化
关于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关系
录音访谈:赖淑英老师
针对07年第一年新高考我们适当的做了训练——加强学生课外阅读量,其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说把课本的知识运用到相关生活当中。例如08年雪灾和汶川地震。
中学学生
地理选修课有海洋地理,宇宙中的地球,旅游地理,气象探秘,城市规划之类的。我上过旅游地理,气象探秘这两个,高一的时候选修的,我最喜欢旅游地理,因为有很多野外的实践活动。
选修课地理教学、学习、备考触动都非常大,作用也非常好。
中学阶段学生正式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在旧的课程里,由于课时是恒定的,开设的张度也是恒定的,在某些方面确实是对开拓学生的视野,开拓学习能力有所限制,新的高中地理课程,强调必须由共同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
一、课程标准的选修课程开设问题
(一)新课程对选修课程的具体要求
高中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高中地理必修课程共6学分,由“地理1”、“地理2”、“地理3”(各2学分,36课时)三个模块组成,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必修课程的设计注意其结构的相对完整和教学内容的新颖、充实,使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和时代性。必修课程在高二上学期就完全结束,之后的时间对一部分爱好地理,对地理学科有想更深探究的学生,国家课程标准按照学生情况相应的预设了七个选修模块,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由“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各2学分,36课时)七个模块组成。
(二)中学阶段地理选修模块的开设目的
1.丰富了地理课程体系内容
这七个选修模块,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地方的开设特色。同样是36个学时,在基本的模块地理教学里涵盖了基础的一些知识以外,丰富、增加了地理体系的一些内容。
模块1,设立的宇宙中的地球,模块2是海洋地理,模块3是自然灾害与繁殖,,从我们的课程标准上说,它属于自然科学类,就属于科学的领域,跟必修1组成了高中地理的自然科学模块的部分。后面的三个,包括环境保护,城乡规划,旅游地理这三个属于人文社会的模块,也就是说地理通过选修模块,展现出地理学科综合性的特点,还有一个地理信息技术。那么这个模块是由于地理学科的特殊性。比如现在的全修定位系统,GPS,它基本上跟地理学科密切关系,特别是跟地图的层面不能够分割的,所以作为地理学科,也开设这个选修模块。
2.加大了地理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其他
选修模块设计地理学科应用的各个层面,关注人们生活生产,凸现了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以及应用价值,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可以创造一些积极条件尽早接触前沿的地理知识。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选修课
修模块设计地理学科应用的各个层面,关注人们生活生产,凸现了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以及应用价值,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可以创造一些积极条件尽早接触前沿的地理知识。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选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