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地有限性和人类需求地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是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这个矛盾的突出表现在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它直接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与此同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又进一步加快了资源的短缺,所以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是改善环境问题的核心。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意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有一下四点:①举例说明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②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出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③根据有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放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④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本章知识逻辑结构如下:
本章重点与难点分析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重点学习资源枯竭的危害和原因,不同资源侧重点不同。对于资源的短缺,教材中运用了多种类型的数据统计分析,着重对学生读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水资源短缺的危害是重点之一,要使学生树立危机感。耕地问题重点在中国耕地面临的压力,分析我国人口、土地分布、城市建设、耕地质量与耕地问题之间的关系。矿产资源的枯竭不必面面俱到。
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重点内容在化石燃料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上,教材介绍了几种新能源,以便学生体会世界能源利用的总趋势,这里需要师生共同搜集和探讨人类能源研究的新成果。
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重点依然在人类面对资源问题时所采取的态度与措施。关于水资源的对策,主要从开源、节流两方面人手,并把水资源利用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结合起来,由于有许多工程技术措施,教师须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地分析这些具体措施。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是从两方面展开,一是总体上说明中国保护耕地的具体措施,注意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加以理解,或者以本县、本乡的耕地保护措施为案例,进行分析和归纳。二是对土壤侵蚀的具体保护措施,主要侧重水土流失区。荒漠化问题出现在下一章。
另外在这里讲案例、事例时,一定要有保护、合理利用资源的成功经验,借以激发我们的勇气和热情。同时要让学习者在面对问题时,能够反思自己的生活,并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尽管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每个人汇集的力量却是不可忽视的洪流。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与地理环境的概念是有区别的,在地球表层系统中,对生物生命活动起直接影响和作用的要素或因子的总合,称为生态环境。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章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有以下五点:①举例说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②以某种生态环境问题为例,描述其形成的一般过程;③举例说明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④读图说出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⑤针对某一生态环境问题,说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本章知识逻辑结构如下:
本章重点与难点分析
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森林强大的生态功能是教材的重点之一,只有理解森林的生态功能,才能通过各种案例和数据体会滥伐森林带来的生态灾难。
第二节“草原退化及其防治”,产生草原退化的原因是重点,要进行原因的列举,明确载畜量的概念。对于草地的保护问题可以通过讨论完成。
第三节“湿地干涸及其恢复”,要强调对湿地概念的理解,对于湿地的生态功能教材涉及不多,教师可以进行补充。湿地消失的人为原因是本节的重点,教师可结合事例描述产生问题的过程。湿地的保护措施是另一个重点,有些是具体的工程措施,可以通过讨论来明晰其中的原理。
第四节“生物多样性保护”。关于生物多样性问题,生物必修教材中已有详细讲解。作为地理学科,此处着重明确前三节的内容与本节内容的因果关系,即生态系统破坏会引发物种的灭绝,并加速其灭绝。组织学生讨论物种灭绝后的后果。
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重点是在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区图上明确自然环境的差异和人类活动方式的差异,是形成不同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在讲中国生态环境问题防治措施时,主要掌握我国的几个大的举措,例如生态工程、重点保护区、重点防治工程等,并充分联系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和防治工程措施。本节内容说明文字较多,教师应从时事或乡土资料人手,积极开展讨论与分析,也可以布置一些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以增强体验。
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作为结尾,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把观念、认识落实在行动上。环境管理的概念是比较陌生的,早在1972年联合国环境计划署就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解决环境问题首先要研究人类的社会活动(主要是经济活动)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原理。运用这些原理在发展过程的每一阶段(制定规划、执行规划、评价、调整规划的整个过程中)始终重视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不仅考虑经济效果,也重视环境效果,通过全面规划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章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有以下三点:①说出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②举例说出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③理解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本章知识逻辑结构如下:
本章重点与难点分析
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其重点是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明确环境保护课程本身就是一种宣传教育手段。教材总体上阐述较多,为便于理解增加学习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案例1《公产的悲剧》以及活动《模拟法庭》,从而明确国家、政府对环境管理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要教育学生遵守法律,与违法现象作斗争。
第二节“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重点是掌握全球对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明确我国的立场、态度与采取的行动。由于全球环境问题的国际行动较多,教师可择其要点说明,或在全班建立小组合作形式,搜集资料并分享和交流。
第三节“公众参与”,重点在于落实每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即知与行的统一,建议要在“知”的基础上,开展一次关于“行”的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搜集和整理一两个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状况,然后进行评价和交流体会,讨论下一步自己应该做的一项事情。如果当地有相关的NGO组织,也可以开展讲座,交流体会并制订自己的环保计划。还可以在校园内或社区里策划一次环保主题的宣传活动。本节内容如同标题所言,重在参与,结合环境道德的主要内容约束自我、影响他人是学习本课程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