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也应该看到,迄今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增长率在全国仍是最高的,对中国总的人口态势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现在一般预测,渡过今后几年育龄妇女人数比重过大的“困难时期”之后,汉族的人口出生率将会有明显的下降,而人口老龄化又会使其死亡率难以进一步降低,甚至会有所回升,这样进入21世纪汉族的人口增长率将降到较低的水平上。而大多数少数民族则不然,其人口再生产的特点是:
(1)人口年龄构成轻。50~60年代少数民族的平均年龄构成与汉族没有明显差别,进入70年代后,汉族地区计划生育工作的强度很大,人口再生产类型迅速发生转变,少数民族地区因种种原因有所滞后,使二者的年龄构成出现显著差距,如1990年汉族少儿比重为27.1%,少数民族却达34.0%,这使得后者仍具有较大的生育惯性。
(2)生育率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加上受某些宗教因素和风俗习惯的影响,生育率一向偏高,近年有所抑低,但仍明显高于汉族。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1989年全国少数民族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2.9,而汉族仅为2.3,相差达四分之一。
(3)死亡率下降的潜力大。少数民族的死亡率比过去已有很大幅度的降低,但迄今仍偏高,1989/1990年度标准化死亡率为9.0‰,比汉族约高2.8个千分点,其中鄂伦春族的标准化死亡率高达18.0‰,还有14个民族亦达10‰~15‰,而婴幼儿死亡率的偏高尤为明显。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受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限制。此外,与自然条件、人口分布特点以及某些风俗习惯等也有关系。如一些少数民族散布于深山,或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从而增大了防病治病的困难,对婴幼儿尤为不利。经多年努力,上述状况已不断得到改善,使死亡率持续趋于下降,其进一步下降的潜力大大超过汉族。死亡率下降本身无疑是件好事,但客观上也加大了控制人口的难度。
根据以上所述,可以预计在未来一段很长时期内,少数民族人口仍将保持显著高于汉族的增长速度。当2040年前后中国总人口达到约15.7亿的历史峰值时,少数民族将为1.7亿,占10.8%。与1990年相比,这50年中汉族人口年均增长5.9‰,少数民族可达12.5‰。以后,前者人口将趋于绝对减少,而后者还将再经过若干年才能最终达到稳定状态,届时占中国总人口的比重将达12%。
面对上述前景,在少数民族中区别不同情况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对全国控制人口总目标的实现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且对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四、文化程度构成
文化程度是反映人口素质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它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相互促进的关系。一个国家经济越发达,生活水平越高,它对教育、文化、科技、艺术、体育等事业的要求也越高,越复杂。“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些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国际经验表明,在落后的文化和科学的基础上,不可能出现先进的生产力;而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程度,改善其身体素质,是一种投资较小,见效较快、较大、较持久的发展生产力的途径。
旧中国文化教育事业非常落后,到新中国建立之初,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比重仍高达80%。此后,除了“文化大革命”的那十年以外,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以1995年与1952年相比,全国人口增长1.1倍,而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增长了14.2倍,中等学校和小学则分别增长了18.7倍和16倍。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比重在1964年已降至38%,1995年又进一步下降到12%。
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中国6岁及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20.6%,小学文化程度者占43.3%,初中占26.5%,高中和中专占9.0%,大学专科占0.97%,大学本科占0.62%。每人平均受教育年数为5.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