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长江三角洲的基本特点(2)

时间:2010-01-29  归属:中国经济地理

  作为长江三角洲经济中心的上海,其早期的发展与商业、金融业的关系密切。历史上的经济与政治因素以及地理位置的优越使各种资本向这里汇集,商业与金融迅速发展,接着各种经济势力的产业资本也向这里集中。依靠长江三角洲富饶的农业所提供的粮食、棉花、蚕茧、畜产等轻工业原料,本地的劳动力,加上引进国外的设备、技术与信息,从东北、华北运来工业原材料与燃料,使现代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到解放前,上海是我国工厂、工人、动力最集中的城市,占全国很大比重。长江三角洲的其它一些城市也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

  还值得一提的是,本区的长江内河水运发达,特别是太湖流域,通航条件良好,拥有1.6万公里以上的内河航道,因而大大加强了区内的经济联系。迄今内河水运量约占本区货运总量的34.6%,占全国内河水运总量的35%。如果将铁路、公路、航道连在一起计算,单位面积上拥有的交通运输线路密度为全国平均数的4倍多。以上情况说明,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良好,一方面具有和国内广大地区联系的优势,另一方面又具有发展国际贸易和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传递信息的巨大发展潜力,本身又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腹地资源。这些优势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其它一些大河三角洲不可相比的。

  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工农业生产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其面积仅占全国的1.04%,人口占全国的6.09%,但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国的15.4%,向中央上交的财政收入占全国的21.78%,人均GDP是全国的2.5倍。这一地区是我国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源地。见表18.1。

表18.1 长江三角洲的经济特征及其在全国的地位(1995年)

  

  * 以全国人口密度为100%计,长江三角洲为587%;

  **人均 GDP与经济密度以全国为100%计,长江三角洲分别为253.5%与1487%。

  3.改革开放以来的迅速发展

  1978年以来,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首先,工农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都有很大增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现代通信、旅游、高新技术产业等的增长速度尤著。第二,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使浦东成为长江三角洲新的发展极,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第三,全区经济发展尤其是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使区域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乡镇企业带动了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和城镇建设。第四,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新机场、越江通道、港口等建设工程不断启动和完工。开发区发展迅速且覆盖面甚广,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各类国家级开发区密集的地区。分布于长江三角洲的国家级开发区:有浦东综合性开发区(含经济、金融、高新技术等),杭州、宁波、南通、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有科技成果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化的苏州—无锡—常州火炬带(连至南通、泰州、扬州),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含宜兴环保工业园),苏州、无锡太湖旅游度假区和杭州之江、上海佘山旅游度假区,此外,在浦东、张家港、宁波还设有保税区。各类开发区的新兴产业对于本区未来的产业发展导向和生产力布局将产生深刻的影响。第五,长江三角洲是继珠江三角洲之后,国外对我国的新投资热点,如浦东新区到1994年底,外资进入已突破100亿美元,国内投资达230亿元,而且投资的项目技术层次高、规模大、设备先进,为长江三角洲的发展注入了更强劲的活力。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联合开发建设的苏州工业园,具有起点高、规模大、开发形式新颖等特点,是长江三角洲继浦东新区开发开放后的又一重大举措。

  此外,长江三角洲还有一批省级经济开发区,也具有很强的活力,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三角洲工业全国经济地区特点发展产业本区基本
  • 上一篇: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与生产力布局
  • 下一篇:长江三角洲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