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的基本特点
长江三角洲无论在自然上还是社会经济上都有许多独特之处,按其最基本的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1.自然条件优越,但人均占有的资源量不多
长江三角洲处于亚热带的中、北部,受东亚季风气候的影响,光、温、水分均较充足。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46~50亿焦/平方米左右,在农作物生长旺盛的7~8月平均约为6亿焦/平方米,年日照时数为2 000~2 200小时,7~8月日照百分率可达到60%~70%。本区年平均气温14~17℃左右,全年无霜期约220~250天,≥10℃的积温在4 600~5 300℃之间,持续日期为220~240天。从四季温度分析,本区农业具有多熟制的条件,但据以往实践如实行双季稻—越冬作物(麦类、油菜)三熟制,在季节上显得偏紧。本区各地年降水量在1000~1400毫米左右,春夏季节约占全年降水的60%~70%,在一般年份可以保证农作物生长的需要。由上可以看出,长江三角洲光、热、水资源丰沛,且季节配合好,十分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长江三角洲以平原为主体,南部有一些山体不大的山地和丘陵,主要如江苏的宁镇山脉和宜溧山地,浙江的天目山与莫干山以及浙东北的四明山脉等。地带性的土壤主要为黄棕壤和部分黄红壤,经人类长期利用改良,大部已形成结构良好、养分丰富的高产土壤。本区丘陵山地分布的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具有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自然特征,意味着能栽培多种作物和亚热带经济林木。本区金属矿藏与能源较缺,仅少数地方有铁、铜、银、锶、石油和天然气等矿藏具开采价值,东海的石油、天然气具有勘探和开发的前景,石灰石、大理石、白云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则相当丰富,分布亦广,可以充分保证建筑材料生产的原料供应。
本区具有江河湖海之利,平原上的河湖分布密集,尤其是太湖水系具有很大的调蓄功能,加以水资源补给有长江作保证,南部新安江、钱塘江也有调蓄功能,这是构成长江三角洲工农业、城乡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也是发展水运的重要条件。此外,在平原上还有一些零星的低山丘陵,与湖泊、水网相配合,加以名胜古迹甚多,又靠近经济发达的城镇,交通便利,构成极为重要的风景旅游资源。
从上所述可以看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自然资源堪称丰腴,气候温和湿润,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但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也常受一些低温霜冻、春季湿害、台风、雨涝等灾害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1995年总人口达7 371.32万人,人口密度达740人/平方公里,人均拥有的资源并不充分,特别是土地资源紧缺,人均仅0.13公顷,每农业人口占有的耕地仅0.065公顷,各项建设在用地上的矛盾十分明显,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工业、第三产业与各项基础设施的发展对土地需求甚大,人地矛盾显得十分突出。水资源丰富是本区的一大优势,长江河口入海流量达9 600亿立方米。但地区之间水量不平衡,如太湖平原水网区径流按人均计算不到500立方米,大中城市和工业普遍存在用水不足和地下水超采的问题。至于能源和金属矿产资源更是需要从区外和国外运进。
2.地理位置优越,经济上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开发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尚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根据江浙境内吴县草鞋山、桐乡罗家角、余姚河姆渡、余杭良渚等地考古发掘的实物表明,早在5 000~7 000年前就有栽培的稻谷和饲养的家畜(猪、狗)。经过历代的开发,尤其是近代资本的集中与产业发展,较早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由于位置适中,交通便利,农业基础好,工商业发展快,科技与文教事业发达,迄今几乎在各方面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应是我国最有条件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地区。
综观世界上所有发达地区和经济中心,都与其区位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长江三角洲也不例外。因其处于我国沿海中段,区内河湖水网相连,通江达海,沿海和沿长江适于建港的位置甚多,具有沟通海内外的运输条件,有利于和国内外建立最广泛的经济联系,充分地吸引资金和资源,近十余年来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如今,长江三角洲利用其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广大的经济腹地,通过长江航道和长江上中游各省相联系,通过铁路和海路与我国华北、东北、东南的客货来往频繁,与南方闽粤的水陆联系也在日益加强。这对于从区外运来原材料和燃料动力资源,从本区运出各类工业产品是便捷的。至于和国际市场联系的条件和意义,已为现代历史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所证实。上海港早已是中国最大的港口,近年来本区又相继开放了宁波港、南通港、南京港、镇江港、张家港。在一个经济区里同时有6个对外开放的大型港口,表明这里对外经济联系的实力以及强大的潜力。因此,长江三角洲已成为我国广大腹地与世界经济发生交往的最重要经济联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