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农业发展社会经济条件(3)
(三)农业劳动力条件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1984 年印度人口已达7.4 亿。众
多的人口无疑为印度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印度从事农业生产
的劳动力占有很大的比例,1981 年约占社会总劳动力的2/3。虽然独立后近
30 年这一比重日趋下降(见表16),但由于总人口增长速度很快,农业劳动
的从业人口仍以每年平均达275 万的速率增长。1981 年农业劳动力达12906
万,占总人口的28%,即每3.5 人中就有1 人从事农业生产。随着农业劳动
力的大量增加,人均负担耕地面积的规模已不断降低。据统计,1961 年每个
农业劳力负担耕地为2.87 公顷,1971 年已降至2.6 公顷,1981 年则不足2.5
公顷。
在印度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大部分农业生产活动依靠手工或半手工操作来完成。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将有利于集约耕作和提高土地利用
率,但是对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却无显著作用。据1960~1978 年调查,平均每个劳力的净劳动生产率仅提高0.7%。
印度目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众多,而且还有巨大的潜力。据1981
年人口普查,印度人口的年龄构成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分别为中年组占55%,少年组占39%,老年组占5.5%。中年组比率较高,
说明80、90 年代社会劳动力较充裕,但其抚养人口中,少年组的比率也不低。
自本世纪以来的历次人口普查表明,印度人口的年龄构成已日趋年轻化(见
表17),人口的中位龄由1901 年的21.3 岁降至1971 年的19.1 岁,到1981
年时19 岁以下的人口已占总人口的50.05%,即中位龄已不到19 岁。人口
的年龄构成日趋年轻化,不仅预示着今后人口仍继续增长,也表明社会劳动
力的增多。若按1981 年的人口增长率(22.5%)和农业就业率(28%)计算,
每年将为农业提供430 万劳动力。即使在需要较高劳动力的小农经营方式下,
大量劳动力的充斥劳动力市场,也将阻碍现代农业技术的采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造成农业劳动力的过剩。实际上,据1972—1973 年度典型调查,
印度农村地区的失业率已达8.2%,其中约2/3 集中在喀拉拉、安得拉、比哈尔、奥里萨、泰米尔纳德及西孟加拉等6 个人口稠密、耕种集约化的地区。因此,今后发展工业、服务业,解决全国农村总劳力的过剩,
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
印度农业劳动力的地区分布,与人口密度、农户拥有的耕地规模和农业
经营方式密切相关。按每100 公顷耕地拥有的农业劳动力数计,其分布大致
如图12 所示。在沿海平原、阿萨姆地区、西孟加拉平原、比哈尔邦和北方邦
东部平原等人口稠密的全国主要水稻、甘蔗、黄麻和园艺作物专门化种植区,
由于经营这些作物多需手工操作,消耗大量劳动力,所以每百公顷耕地的劳
动力大部分在126~160 人以上;而在卡纳塔克、特伦甘纳和马哈拉施特拉等
高原区,西部沙质或沙壤土干旱平原及古吉拉特邦和拉贾斯坦邦的一些高地
区,雨量稀少,土壤贫瘠,以种植非洲黍、高粱、鹰嘴豆等杂粮为主,地广
人稀,耕作粗放,每百公顷耕地仅拥有25~60 个劳动力。必须指出,在旁遮
普邦、哈里亚纳邦和北方邦等地,虽然农业生产发达,但劳动力密度却处于
低或中等水平,这是由于50 年代随着水利条件改善而开展大规模垦荒,因而
每农户拥有的耕地规模较之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以及各沿海平原的老
开发区要大;同时,自60 年代中期开始首先开展“绿色革命”,大量劳力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