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印度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措施
据记载,印度在5 千年以前就已有畜牧业,并开始饲养家禽;17 世纪开始饲养乳牛并进行牛的选种工作,改善饲养管理,进行牛奶品质评定等。但是,由于印度长期的封建统治,殖民主义经济的束缚,畜牧业发展缓慢,长期以来经营方式停留在简单粗放的状态。独立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要求畜牧业能提供更多的牛奶、役畜、肉类产品及其他畜产品。近20多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逐渐建立了专业性的乳牛场及乳制品加工企业。其中有养牛不到10 头的小型乳牛场,也有养乳牛在千头以上的大型乳牛场。后者往往既拥有饲料基地,又有良好的管理条件,专业性较强。此外,尚有乳牛联合企业,实行乳牛饲养和乳品加工联合经营。但从目前看,印度畜牧业的发展还比较缓慢,人均畜产品生产水平较低,除人均奶类占有量较高(60.7 公斤)外,其他都大大落后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水平。如1990 年统计,印度按人口平均畜产品产量:肉类2.4 公斤、鸡蛋1.29 公斤、牛奶31 公斤,而同时的世界人均肉、蛋、奶产量分别为33 公斤、6.7 公斤和89.8公斤。因此即使仅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食物中动物性蛋白质而论,也必须发展畜牧业。但是,畜牧业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突出的:
1.由于过度放牧,草地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牲畜饲料不足。若把全印牲畜按国际标准①折算,全国共有2.7 亿头牛单位,在仅占全国面积4.5%的天然草地上放牧,平均每公顷土地要负载19.28 头牛单位的牲畜(或者说每头牛单位只占有0.05 公顷的放牧地),即使再加上尚可利用的矮灌木林、撩荒地及一些林间空地,所有能供放牧的土地最多也只有1 亿多公顷。按牲畜所需放牧地的标准计算,一头牛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约需1.5~2 公顷;年降水量1000 毫米地区为1 公顷;年降水量1500 毫米以上地区只需0.5 公顷。印度的放牧地无论如何也负载不起现有牲畜的啃食和践踏。如位于干旱地区的拉贾斯坦,每头牛单位牲畜的放牧地约为1.28 公顷。由于畜群过多,刚萌发的牧草就被饥饿的牛羊啃食掉,导致土壤侵蚀加剧,肥力减退和草质退化。因此,印度的畜群常处于半饥饿的状态之中。
2.农、林、牧争地,饲料基地不足,更造成了饲料的缺乏。印度为了满足由于人口增加所带来的粮食生产的需要,不断扩大耕地面积,使本来可以种植饲料或牧草的土地大量减少,耕地面积已从50 年代初的1.3 亿多公顷增加到80 年代初的1.7 亿公顷左右。虽然许多农作物的秸秆可作为牲畜的饲料,但由于水稻、小麦等细粮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其副产品用作饲料量少质差,而且有1/5 左右的秸秆、叶用作燃料(据估计,每年烧掉的植物性燃料达3000 万吨),因此只有一半左右的农作物秸秆可作为饲料利用。畜群增加而饲料基地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牲畜质量下降。如印度每头乳牛的产乳量很低,1981 年平均为505 公斤,仅及世界平均数的26.4%,或日本的11%和美国的9%。此外,牛群中大量老牛、病牛的存在更增加了饲料的负担,它们既不能拉犁、又不能挤奶,按宗教的禁忌又不能屠宰,只能任其自由游荡、取食,从而影响了牛的质量的提高。
由此可见,印度的畜牧业发展不在于单纯地提高牲畜的数量,而主要在于提高牲畜的质量,如饲料的保证供应,优良畜禽品种的繁育,牲畜疾病的防治等。为此,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第三个五年计划以后的历次五年计划中,对畜牧业发展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在“四五”(1969~1974 年)中,要求畜牧业平均每年以5.5~6.4%的速度递增,使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12%。又如1981—1982 年度,为发展畜牧业,国家曾拨款1.6亿卢比。综观印度畜牧业的发展,其措施主要有:
1.扩大饲料来源
印度天然草地资源较少,因此必须注意现有草地的保护、改良和利用。首先对牧草地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了解各地牧草覆盖率、产量、土壤类型以及牧草营养价值等,对牧草地的生态系统进行科学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利用草原、确定放牧时间及载畜能力、种植高产的优良牧草等建议。如在干旱、半干旱的拉贾斯坦邦等地种植抗旱耐牧的优良野生牧草——蒺藜草,1~3 年后可提高牧草产量8~10 倍。在旁遮普、北方邦、中央邦、泰米尔纳德及卡纳塔克等邦普遍种植抗热、抗旱的优良豆科牧草,如亚历山大三叶草、花苜蓿等。除开垦荒地种植饲料外,还实行粮食和饲料轮作、套作,同时采用开辟林间牧地、利用农作物收割后的休闲地及村边和田边地角放牧,以解决饲料不足的困难。此外,还制定饲料发展规划,其目的是在农村建立饲料和牧场示范基地,为农民提供饲料种子及种植饲料所需的工具。全国除那加兰邦和一些直辖区外,到1980 年初,已建立了150 个左右的畜牧饲料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