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释迦牟尼死后的当年,其弟子在王舍城集会共同忆诵确定佛教经典,称为第一次结集。此后信教的人数日益增加,在社会上的影响也逐渐增强。在第一次结集后的100年左右为加强戒律举行第二次结集,有约700僧众参加。到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代(约公元前273—236年),佛教在印度有了重大发展。阿育王本人成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在国内极力推崇佛教,并把佛教定为国教。当时的寺院达到数万之多。同时,在阿育王主持下,在华氏城召集第三次结集,使古佛经最后定型。阿育王(约公元前273—236)还把佛教徒派往斯里兰卡和下缅甸等地去传播佛教。
贵霜帝国的迦腻色伽(约公元78—101或102年),笃信佛教,并召集第四次结集。当时的首都富楼少(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成为佛教中心。至此时,释迦牟尼去世已有500—600年,虽召开几次结集,但其学说仍日渐纷纭。大约公元前后,大乘佛教兴起,它把原来的佛教学说称为小乘。贵霜帝国国王迦腻色伽是大乘佛教的信徒,在他的支持下,大乘佛教得到顺利的发展。因此,在印度以北的国家主要以大乘形式得到传播,而小乘佛教在南部的地位更为牢固。
在公元4—7世纪时,芨多王朝和戒日帝国时,大乘佛教又有了新的发展,他们宣传世界如幻如梦,把希望寄托于彼岸世界的涅槃,通过修行,求得解脱,并提出所谓“普度众生,人人成佛”。
在公元7世纪后,大乘佛教一些宗派由于追求繁琐空洞的理论论证,日益脱离教徒群众,开始衰落。公元八九世纪后,吸收婆罗门教和佛教基本教义而形成的印度教在统治阶级支持下,加上伊斯兰教的传入,以及佛教本身的衰落与内部派系纷争,佛教在印度进一步衰落,到13世纪时已趋衰亡。现在佛教教徒在印度只有几百万人,不到印度人口的1%。
2.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佛教中的主要派别有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乘”是“乘载”或“道路”的意思。大乘与小乘的区别不仅在教义理论方面,也反映在宗教实践方面。如对佛祖的看法上,小乘把释迦牟尼当作教主,而大乘则把他当作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神。在修持方法和结果上,小乘追求个人的解脱,大乘则认为应以普度众生,成佛度世为最高目标。从哲学的宇宙观来看,小乘主张“我空法有”,而大乘则认为“法我皆空”。大乘佛教流行于中国、蒙古、朝鲜、日本、越南。因其是从印度向北传播的佛教,又称北传佛教。小乘佛教流行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家。因其是由印度向南传播的佛教,亦称南传佛教。在我国西藏、青海、内蒙古等地区成为喇嘛教的形式,属于中国佛教的一支,称藏传佛教。它于7世纪吐蕃占普松赞干布开始信奉佛教,至13世纪初,经宗喀巴改革而逐渐强大。藏传佛教有其独具的许多教派,严密的寺院组织和学习制度。
3.佛教的基本教义与节日佛教的教义主要有以下四点:
①四谛:指苦、集、灭、道四谛。苦谛系讲世间生、老、病、死等痛苦现象;集谛是分析造成痛苦的原因是世(欲望)与惑(愚昧);灭谛指消灭诸苦的原因在于修行,达到无苦境地(涅槃);道谛为讲述实现涅槃的手段与方法。
②十二因缘:用因果关系分析苦难和造成苦难的原因,其十二个彼此互为条件的环节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如无知(“无明”)引起了意志(“行”),由意志引起了精神统一体的识(“识”),由识引起了构成身体精神(“名”)和肉体(“色”),……。
③“因果报应”,“生死轮回”:认为人的行为符合佛教规范,来世即得到好的转生,否则就会变饿鬼畜生,或堕入地狱。
④“三法印”:指三种印证真正佛教的标帜:i.诸行无常(世界万物变化无常),ii.诸法无我(一切现象皆因缘和合,没有独立的实体或主宰者),iii.涅槃寂静(超脱生死轮回,进入涅槃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