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伊斯兰教的教义和仪式。《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基本经典。阿拉伯语“古兰”原意是“诵读”。《古兰经》原是穆罕默德在传教时,以安拉名义所发表的言论,在其死后,由专人汇编而成。伊斯兰教把《古兰经》奉为神圣经典,生活最高准则和立法的最高依据。故遇到问题往往到《古兰经》中去找答案。《古兰经》中没有的,则只好从穆罕默德的其他言行中去找准则。为此,把穆罕默德用“安拉”名义以外的言论编汇成为“圣训”。
伊斯兰教的教义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①天命观和宿命论:认为安拉是独一的,能创造万物、主宰一切、无所不在、永恒的唯一真神;
②把穆罕默德神化:说他是安拉所派的“使者”,专门传达神的意旨,人们应当无条件的服从其使者,服从使者就是服从安拉;
③要人们相信来世:“今世”和“后世”的灵魂不灭,认为今世是短暂的,而后世是永久的。到了“世界末日”时,所有死去的人的灵魂要接受安拉的“末日审判”,根据今世的善恶表现来进行奖惩;
④利用“天堂”和“地狱”的观念:要信徒今世行善,死后可以进天堂。在宗教仪式上强调念功、礼拜、斋戒、天课和朝觐。称此为“五功”。念功:指教徒口诵清真言:“除安拉外再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使者”。以此对自己的信仰进行公开的表白。礼拜:伊斯兰教规定教徒必须朝向麦加克尔白诵经、祈祷和跪拜。每日五次,分晨礼(破晓后)、晌礼(午后)、晡礼(日偏西后)、昏礼(黄昏)、宵礼(夜晚)。每星期五的午后举行“聚礼”。每年开斋节和宰牲节的礼拜称为“拜会”。
斋戒:教徒一般在斋月(伊斯兰历9月),每日从日升前到日落禁绝一切饮食和房事。
天课:当教徒资财达到一定数量时,按规定每年以一定税率交纳课税。
朝觐:凡身体健康,备有路费的男女教徒,一生中须于伊斯兰历12月上旬,去麦加朝觐一次。
在日常生活方面有严格禁食规定,如戒食自死物、血液和猪肉,禁止饮酒,实行土葬,在节日方面,主要有开斋节和宰牲节。开斋节指斋月期满29日,“寻看新月”次日即为开斋节(为伊斯兰历的10月1日)。宰牲节为伊斯兰历的12月10日。该日沐浴盛装,举行会礼,互相拜会,宰杀牛羊互赠以示纪念。
(三)佛教
信仰佛教的人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人数较少,只有2.5亿多人,分布在东亚与东南亚地区。该教分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和藏传佛教。
1.佛教的兴起与衰落。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其创始人为悉达多·乔达摩。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其意是“释迦族的圣人”。相传他是现尼泊尔境内的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一般认为其生卒年代为公元前 565—485年。他29岁出家,35岁得道,创立佛教。此后,在印度北部地区进行传教,获得很多信徒,并得到统治阶级中一些上层分子支持。
当时的印度正是奴隶制经济急剧发展时期。在印度社会中有两部分人。一是外来的雅利安人,他们是征服者,居于统治地位;另一部分是土著居民,他们是被征服者,居于被统治的地位。在雅利安人中形成三个地位不同的等级。第一等级是僧侣,印度人称为婆罗门。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是由部落的首领和贵族组成的武士等级。第三等级称为吠舍,指雅利安人中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等一般人员。雇佣劳动者、奴隶等被征服的当地土著居民,属于第四等级,称为首陀罗。这就是等级与姓氏结合起来的“种姓”,对不同的种姓在社会地位、权利、义务和生活方式上都有不同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处于社会最底层的首陀罗受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吠舍也希望提高自己地位,支持刹帝利削弱婆罗门的世袭权力。因此,平民和奴隶反抗统治集团的斗争经常发生。
释迦牟尼属刹帝利种姓,他创立的佛教反映了刹帝利和吠舍中的工商业主、高利贷者等奴隶主集团的利益。早期的佛教对婆罗门种姓制神创说给予激烈抨击,提出“众生平等”的口号,给劳动大众的只是佛门的平等,而不能触动现实的种姓制度。他认为,人的生、老、病、死皆痛苦;其根源在于“欲爱”;消灭欲爱就可得到解脱,即超脱生死的理想境界——“涅槃”;要想解脱就得修道,主要是学习教义、遵守戒律、打坐静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