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食物供应与绿色革命

时间:2010-01-29  归属:文化地理学导论

二、食物供应与绿色革命

  与世界人口问题相联系的是,世界面临着食物供应的严重问题。总的来说,世界粮食在增长,但是增长情况各国不同。比较突出的是人均粮食产量差别很大。据1981年的材料,美国人均粮食为1451公斤,中国为329公斤,印度为214.5公斤。可见美国为中国的4.4倍,为印度的6.78倍。由于美国有大量粮食剩余,家畜饲养业很发达,每人平均肉类产量为108.5公斤,相比之下,中国则为12.5公斤,印度为1.5公斤。值得注意的是,非洲一些国家原来人均粮食产量就很低,加上灾荒,成千万的居民处于饥饿与死亡的边缘,成亿的居民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粮食危机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粮食的增长与人口增长之间的比例关系问题。在5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粮食的增长普遍比人口增长快,但是60年代情况有了变化。在富裕的国家仍保持原速度继续增长,而贫穷国家粮食增长则处于停滞状态,可是人口增长迅速,使人均粮食占有量反而下降。这种趋势到70年代仍无明显好转,如以1961—1965年非洲人均粮食拥有量为标准,到1980年下降了10%。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国家由于连年干旱灾害,这种情况更加严重。

  解决粮食问题不单是降低人口增长问题。因为在发展中国家的人口中,青少年人口的比重大,即使现在人口不再增长,可是现有的青少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对粮食需求量仍然在上升。因为控制人口增长只能是解决食物供不足的一个方面,而增加粮食产量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耕地面积扩大受到种种限制情况下,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解决粮食问题的重要措施。在60年代,由于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推广在墨西哥和菲律宾经过科学的方法培育的小麦与水稻高产品种,结果使单产有很大提高,对一些国家缓解人口与粮食之间矛盾起了很大作用。例如,在巴基斯坦和印度由于推广小麦新品种,其产量分别提高30%与60%。菲律宾推广水稻高产品种后,水稻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不仅不再进口稻米,反而有剩余的稻米可供出口。从总的情况看,农业亚洲在推广新品种方面的成绩比较明显。由于粮食生产取得显著成效和产生的深刻影响,因而被称为“绿色革命”。

  虽然绿色革命使一些国家和地区解决食物问题的成绩十分引人注目,但是也给农村和城市带来一些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小麦和水稻的新品种与原来的传统品种相比,都需要供应比原来多几倍的水量,这需要在原来没有灌溉设施的小麦地里打井、开渠,以引水灌溉,种植水稻则需要效率高、供水量大的机械设备。其次,需要化学肥料,使原来传统品种完全靠农家厩肥的习惯予以改变。再有,新引进的高产品种与当地经过多年选择的品种相比,对病虫害十分敏感,必需及时喷撒农药以防治虫害,才能保证高产。第四,新品种的种植与收获时间都比较集中,必须采用高效率的农业机械,才能适时种、收,取得高产。

  由于采用高产品种有这些要求,它们在一些国家推广后,所产生的种种后果引起了文化地理学的注意。其在印度的调查可以充分反映所发生的情况。

  印度是一个大国,农业在国家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实行的仍是传统的自给性农业。农民种植农作物主要是满足家庭需要,成为商品性部分不多,所以工业与城市的发展感到粮食供应不足,有时需要进口粮食补充短缺。政府考虑到农田扩大潜力有限,增加粮食供应的主要措施是从提高单产上找出路。

  印度原来想采取施肥与改进灌溉的办法来提高原有品种的作物的产量,但成效并不显著。这是因为原有品种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已经完全适应于当地土地、肥力低与经常周期性干旱的特殊条件,对水肥条件的改善并没有表现出相应的效果。但在改种高产的新品种后,情况有明显变化,在良好的水肥条件中产量迅速提高。在1966年已初见成效。到1970年,小麦总产量已达到1950年的2倍。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新品种产量粮食问题增长品种供应食物绿色革命
  • 上一篇:马来西亚热带雨林的开发
  • 下一篇:全球性的人口危机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