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叶林是以针叶树为建群种所组成的各类森林群落的总称,包括各种针叶纯林、针叶树种混交林以及针叶树种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
针叶林是全市分布最广的一种植被类型,水平分布遍及市境,垂直分布从海拔200米的长江河谷到2700米的中山都有针叶林的分布。由于各种针叶林群落的针叶林类型对水热条件要求极不相同,市境的针叶林分寒温性、温性和暖性针叶林类型。
(一)寒温性针叶林
寒温性针叶林主要由杉属、园柏属、落叶松属等30余种针叶树种所组成,其中绝大多数为建群种,并以单科或多种在自然情况下组合为纯林或混交林,构成多种多样的植被类型。
寒温性针叶林分布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大巴山和市境其他边缘山地。由多种冷杉、云杉和园柏所组成,能耐寒冷、喜阴温,枝冠稠密,生境阴凉、湿润,云雾缭绕。群落外貌呈深绿色,林冠整齐,郁闭度0.6~0.9,林内通透度低,故又常称为暗针叶林。寒温性针叶林中又以云杉林和冷杉林具有最典型的外貌和最广阔的分布区,是最具代表性的植被类型。
市境的冷杉、云杉林属于低纬度、高海拔所形成的类型,也是亚热带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中的组成部分。它与高纬度低海拔的冷杉、云杉林相比,虽在层片结构的组成上有类似之处,如灌木层都有忍冬(Ionicera)、花楸(Sorbus),草本层都有酢浆草(Oxalis)等属植物,但在各项热量指标上有较大的差异。
(二)温性针叶林
温性针叶林系指分布在市境中山的针叶林,在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中,其上限多为冷杉、云杉林,下限多为常绿阔叶林或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海拔高度为1500米以上。温性针叶林的许多建群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分布范围比较广,面积也比较大。
温性针叶林的分布区气候温凉,年平均气温多在8~10℃,≥10℃积温3200~4500℃,1月均温0~10℃。土壤但多为酸性、中性的山地红、黄壤与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生境条件比寒温性针叶林为优,但不及暖性针叶林。主要树种有油松、华山松、巴山松等。华山松分布范围广而零散,多小块状,少有大面积森林,人工林占有相当大比例。分布地区主要有仙女山、白马山、大板营等地。油松主要分布在大巴山等地,面积狭窄。巴山松仅分布在大巴山及巫溪、巫山等地,由东而西呈狭长地带状,多见于海拔1000~1900米处。
温性针叶林群落外貌多为深绿色,结构一般较简单,层次分明。乔木中常参入桦、槭、鹅耳枥、水青?等常绿阔叶树种。灌木层种类繁多,主要有拐棍竹(Fargesiaspathacea)、杜鹃、绣线菊(Spiraea)等。草本层中常见的植物有火绒草(Leontopodium)、苔草等属。
(三)暖性针叶林
暖性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和平原(平坝)地区。暖性针叶林的生境特点是喜温暖湿润,分布区年均温为14~22℃,年降水量多在1000毫米以上,地带性植被应为常绿阔叶林。但在现状植被中,针叶林面积之大、分布之广,已经超过常绿阔叶林。它的多数树种较相同立地条件生长的阔叶树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可在干燥瘠薄的土壤上蔚然成林,每成为荒山的先锋树种,许多针叶树成为纯林。
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铁坚油杉(Keteleeriadavidiana)等,属稀有种或特有种的尚有水杉等。
暖性针叶林树种虽多,但仍具有一般针叶林固有的特征,外貌整齐高大,层次分明,成木端正,结构简单,色彩葱绿,林相优美。乔木层常混入常绿或落叶阔叶树种,如樟、桢楠、栲、青?、山茶、桦等科属。灌木树种常见的则有柃木、黄荆、乌饭树(Vacciniaceae)、映山红(Rhododendronsimssii)、六道木(Abelia)、木(Loropctalum)、冬青(Ilex)、勾儿茶(Berchemia)、水竹(Phyllostachyscongesta)等科属。林内草本亦极复杂,有苔草、麦冬(Ophiopogonbodinierii)、乌蕨(Stenolomachusanum)、里白、中华莲座蕨(Angionpterissinica)、芒萁、鳞毛蕨(Dryopteris)、白茅(Imperatacylindrica)、芒(Miscanthussinensis)等。
暖性针叶林分布区的气候、地貌条件均较优越,人口比较稠密,人类活动影响大,原始群落已很少见,多属于常绿阔叶林遭破坏后繁殖所出现的次生植被,但已成为市境现状植被中的优势类型。
据观测研究,一个森林遭受严重破坏的荒山草坡,如采取封山育林措施,其森林植被演替的规律是:荒山→马尾松林→马尾松林、杉林、针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这一进程大约需要100年左右。由此可见,亚热带地区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平衡的顶极植被群落是常绿阔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在这个演替中也是一个接近顶极群落的较为稳定的生态系统。因此,在植对造林过程中,要防止过去以毁常绿阔叶林为代价、种植大片纯针叶林的情况继续发展下去。马尾松、杉等纯针叶林,一般残落物少而分解慢,树木组分中养分释放不多而化学元素单一,消耗地力,且水土保持能力较低。所以,连续地、大片地种植纯针叶林,必将使土壤向瘠、酸、板结方向发展。同时,纯针叶林树种单一,赖以生存的动物也势必纯一化。结果,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简单化,害虫的天敌减少,使病虫害漫延,如马尾松的松毛虫、杉的毒蛾等,常构成突发性、毁灭性灾害。而针阔叶混交林则比较好。因为针叶、阔叶树混交,既可以比较充分地利用空间的光能,又能充分地利用土壤中的养分,枯枝落叶丰富,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比较复杂,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和控制病虫害。因此,今后植树造林,一般应以混交林为宜。当然在总体布局上可以采用小片纯林、大片混交林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