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植被的主要类型
植物群落与生态环境是一个综合体。植物群落一方面主动参与创造群落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受外界生态环境的制约。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的长期影响下,产生不同的植物群落,表现出不同的植被类型。全市的主要植被类型及其地理分布大致如下:
一、阔叶林
阔叶林是分布于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湿润地区的植物群落。市境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森林植被是常绿阔叶林。根据阔叶林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群落结构、生态外貌以及地理分布等特点,可将市境阔叶林划分为如下的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山地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
(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全市具有代表性的地带性植被类型。这一类型要求温暖湿润、无霜期长的生态环境。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市境广泛分布。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一类型植被,目前仅在受人类活动影响较轻的边缘山地地区尚保存有较好的天然林;在人口比较集中和交通比较方便的地区,则只有在寺庙周围或风景区有少数残迹,且面积既小,又受人为影响,多已成为半天然林,带有一定的次生性质,如北碚缙云山、南川金佛山等地的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由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金缕梅科等常绿阔叶树种组成。群落外貌终年常绿,一般呈暗绿色而稍微闪烁反光。林冠整齐,呈微波起伏,上层树冠浑圆。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也常混入一些亚热带常绿针叶树种和落叶阔叶树种,它们大多数是散生在常绿阔叶林中,但也有少数树种可在局部地区小片成林。常见的混生树种中,针叶树有马尾松、杉等;落叶阔叶树有珙桐、水青?、连香树、大穗鹅耳枥(Carpinusfargesii)、青榨槭(Acerdavidi)等。
灌木层多为杜鹃(Rhododendron)、山茶(Camellia)、新木姜子(Neolitsea)等属所组成。
草本层一般以蕨类植物为主,其次为莎草科的苔草(Carex)、乔本科的淡竹叶(Lophatherum)等种类,有的地区还有苔藓和地衣层。
在常绿阔叶林中还有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分布。
(二)亚热带山地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
亚热带山地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是全市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中的一种植被类型,它介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亚高山常绿针叶林带之间,分布于市境东北、东南边缘中山地带,而以大巴山区最为典型,从南到北,其分布高度逐渐降低。
这一类型植被的上层主要建群种均属壳斗科树种。其中常绿树种有栲属(Castanopsis)、石栎属(Lithocarpus)、青?(Cyclobalanopsis)等优势种,还伴生有樟科、山茶科、木兰科、蔷薇科、五加科等。落叶树种以桦木科的鹅耳枥属(Carpinus)、桦属(Betula)、槭树科的槭属(Acer)、漆树科的漆树属(Rhus)、壳斗科的水青?属(Fagus)、栎属(Quercus)等为主。在喀斯特地貌区,则以大风子科的山桐子属(Idesia)、山羊角树属(Carrierea)等占优势。
在亚热带山地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分布有不少珍稀树种,如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珙桐、金钱槭、连香树、水青?、领春木(Eupteleapleiospermum)、钟萼木(伯乐树Bretschneiderasinensis)及杜仲等,其中有一些在医药上具有较大价值,早已进行人工栽培。
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群落外貌,由于有落叶阔叶树存在,具有显著的季相变化,春季呈嫩绿色,夏季呈淡、浓绿色镶嵌,入秋则呈黄、红、褐色斑块,到了隆冬则多落叶。群落结构通常可分为乔木、灌木和草本三层。
(三)亚热带落叶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在亚热带地区,是一种非地带性的、不稳定的森林类型,主要分布在山地常绿阔叶林的上部,成为亚热带山地植被垂直带上的一个类型。每在常绿阔叶林和山地针叶林地带中,当森林遇到破坏后,在森林迹地上出现过渡性的次生落叶阔叶林,这种次生群落为原有森林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落叶阔叶林分布地区的自然条件与前述亚热带森林植被的生境雷同,仅局部小环境的光照条件变得更为充足,土壤也变得更为干燥,而这些变化却更利于落叶阔叶林的生长。因此,市境的落叶阔叶林在山地垂直分布上不成带,而成斑块状或条带状出现。
落叶阔叶林的组成部分,主要有壳斗科的栎属、水青?属、桦木科的桦属和桤属(Alnus)、鹅耳枥属、杨柳科的杨属(Populus)、胡颓子科的沙棘属(Hippophae)等落叶乔木。麻栎(Quercusacutissima)、栓皮栎(Q.variabilis)、桤木(Alnuscremastogyne)、白桦(B.platyphylla)、山杨(Populusdavidiana)等建群种。建群种不仅具有生态幅度广、耐干寒、耐瘠薄的特点,而且大多数具有萌生能力强或种子容易传播,因而能广泛地形成群落。
在落叶阔叶林中,还有数量不少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和针叶树种混生其间。林内藤本植物也相当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