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工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劳动力的主要来源。从历史上看,各国社会劳动力曾经以农业为主要甚至唯一就业部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转入工业和其他部门,农业劳动力占从业总人数的比重不断下降。目前,多数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仅占从业人员总数的5%~20%,有的甚至更低;而发展中国家这一比重也大多减少到30%~50%。正是由于这种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世界经济在工业革命以后才获得了如此迅速的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情况也是如此。一方面农村非农产业异军突起,另一方面上千万甚至更多的农业劳动力离开农业、农村,在城镇从事长期或短期的非农生产经营活动,极大地增加了社会财富的生产和供应。
人们曾经认为,只有在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即农业劳动力的减少不影响农业生产,且非农部门的失业率为零的条件下,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的转移才是有意义的,才能增加社会产品的供应。因此,在农业人口大大减少且非农部门已经出现相当数量的失业人口以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不但失去了经济上的理由,而且可能加重现有的社会问题。但是,上述看法理论上并不正确。只要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低于转入非农部门以后的边际生产率,这种劳动力的转移就是合理的,就能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效率,就能增加社会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农业劳动力的边际收入低于转入其他部门以后可能得到的预期收入,这种转移就会实际发生。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劳动力的转移受个人利益的驱动,同时也能增加社会的整体利益。
失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既有制度和结构方面的原因,也有经济周期方面的原因;个人寻求更好的职业和新增劳动力进入市场都可能造成所谓“摩擦性”失业,而过去的政策失误也可能是特定时期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阻止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动短期内也许有助于缓解城市失业问题;但是,这并非治本之策,从长远看是对劳动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只能延缓经济增长速度,同时必将在农村造成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
(五)资金和其他生产要素的转移
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样,农业部门的剩余资金和其他生产要素向非农部门的转移是那些部门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其发展初期的主要动力。在工业化的前期,以及在某些发展中国家,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实际上是国内储蓄和投资的唯一来源。除了极少数最贫穷的国家不得不依赖国际援助之外,多数发展中国家都依靠本国积累作为投资的主要来源,而将外国投资和援助作为补充。
即使在工业和其他部门获得长足发展,自身已积累了超过农业部门的资金以后,农业“剩余”资金仍然源源不断流向非农部门。首先,与食物和其他农产品相比,非农部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更大,即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者倾向于将更多的收入用于非农产品,非农部门对资金的需求相对农业部门更高。其次,农业部门的资金报酬率通常低于非农产业部门,因而资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往往从农业部门流向非农部门,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农业“剩余”资金向非农部门的转移可能采取多种形式:政府税收和财政转移;农村居民和农业生产单位对非农产业的投资;以及银行信贷转移。在国家垄断农产品流通时,还可能通过价格形式转移农业剩余价值。中国1997年农牧业税收总额为397.5亿元,国家财政用于支援农村生产的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合计560.8亿元,即农业通过国家财政获得163.3亿元。但是,同年全国乡村企业实交各种税金859.4亿元。将这三项合在一起,国家财政从农村地区转出“剩余”资金近700亿元,占国家财政收入总额的8%左右。1997年全国农户储蓄余额总数大约为8000亿元,当年农业贷款余额总数为3314亿元,即金融系统累计转移的农业剩余资金大约为4700亿元,其中当年约为200亿元;如果加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储蓄存款,这一数字将更大。
非农部门的发展不仅需要资金,同时也需要占用其他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原先用于农业生产的耕地、林地、草原和水面不断转变为生产建设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居民生活用地。近年来,农用土地改变用途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居民生活用地和道路等基础设施用地,往往位于人口密集地区,同时也是土地生产率最高的地区。因此,非农部门发展占用农业用地可能引起的问题已经引起广泛注意,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各种限制性的法规,中国将保护耕地作为基本国策之一,并且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法》,对农业用地转入其他用途依法进行控制和管理。
(六)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对于许多国家来说,扩大农产品出口是增加外汇收入、改善国际收支的有效途径。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资本积累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实物形态的资本,也需要货币形态的资本。我们从英、美等国工业化的过程可以看到,高度发达的农业不仅为本国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食物和原料,而且通过农产品的出口换回了市场经济增长所迫切需要的货币。这些货币不仅可以用来进口本国不能生产或者不具备比较优势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而且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交换对货币的需求,以及迅速增长的资本流动和积累对货币的需求。
发展农业生产、扩大农产品出口在今天仍然具有同样的作用。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用农产品交换资本品可能是工业化的第一步;而市场经济的发展除了资本品以外也需要货币的增长。因此,农业的外汇贡献可能是无法替代的。对一些发达国家来说,由于自然禀赋和生产技术方面的优越性,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因而农产品的外汇贡献继续发挥作用。特别是美国,经常项目每年的赤字高达1500亿美元,农产品的出口在弥补国际收支赤字方面的作用更加不可低估。
(七)改善生活环境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物质、文化享受一样,优美的生活环境被人们赋予一定的价值,并愿意为此而支付相应的代价。因此,改善生活环境本身就形成一种新的生产活动,它所创造的价值就是人们所希望享受的不断提高的生活质量。
与大范围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一样,改善生活环境也与农业紧密相关。植树造林、建立自然保护区等可以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不仅有利于增加农业生产,而且直接有助于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城市绿化等准农业生产活动在改善生活环境方面的作用更容易为人们所察觉。
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和观光农业也具有类似作用。虽然这些活动的场所不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地点,但是,这些活动主要通过优美的环境给人们提供身心两方面的享受。它们同样形成国民经济体系中新的农业生产部门,在传统的农产品之外向人们提供新的服务,创造新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