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东南亚与南亚农业区
该区的东南亚部分包括缅甸、印尼、老挝、菲律宾、越南、泰国等,也包括日本及太平洋的一些岛屿。总面积449×104km2,其中陆地面积436×104km2。该区的南亚部分包括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总面积约为396×104km2。该区人口约15.5亿。
东南亚的耕地面积达7494.8×104hm2,长期牧场2015×104hm2,农用地占陆地面积的21.8%。森林和林地面积24174×104hm2,森林覆盖率达55.4%。东南亚各国,除老挝外,都有相当长的海岸线,其中菲律宾和印尼更是群岛之国。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和伊洛瓦底江流经此地,池塘、湖泊、沼泽星罗棋布。
东南亚基本上处于北回归线以南和南纬10°以北的热带地区,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全年气温变化很小,没有春夏秋冬之分,但因季风影响,一年可分为雨季和旱季。东南亚大部分区域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在2000mm以上。降雨强度大,使此地河流的水量能在一日之内发生巨大变化,从而严重冲刷耕地,造成土壤严重流失,河流中含有大量泥沙;焚林垦荒又加剧了水土流失,所流失的泥土淤塞了下游灌溉渠,在一些河流入海口,由于泥沙沉积形成冲积三角洲。
在东南亚,由于高温多雨的气候,容易形成贫瘠的酸性红壤土,这种土壤的表层在热带植被长期作用下,又转成微酸性腐殖质的黑色森林土。在缅甸、泰国部分雨量相对较少的地区,由于雨水淋溶作用弱,土壤中含有的盐类能较多保持,成为热带草原土。在火山地区产生火山土,在三角洲平原则为肥沃的冲积土。东南亚的土壤是发展农业的高效资源。
南亚次大陆上河道纵横,其中印度河和恒河是著名的河流。此地除巴基斯坦部分区域气候干燥外,其他区域降水较为充沛,分别有亚热带草原气候(印度河上游)、季风型热带森林气候(恒河流域)、季风型热带草原气候(印度半岛区)、热带雨林气候(半岛西南部)、季风型亚热带森林气候(孟加拉国大部),对农业发展十分有利。南亚的耕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50%以上,且土地肥沃,特别是孟加拉国,境内几乎全属低平的冲积平原。南亚次大陆的海岸线有7500km,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是岛国,此处的海洋渔业资源也很丰富。
该区除了日本、新加坡、文莱之外,都是农业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农业劳力占社会就业总人数的55%(1994年)、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1994年)、农产品出口总额的70%。
该区的农业生产结构,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和渔业均较落后。该区的森林资源丰富,盛产各种珍贵木材,如柚木、檀木等,森林中还出产多种药材,繁殖着多种珍禽异兽,木材是该区传统的出口产品。但是,现在对于该区来说,严重的问题在于森林资源遭受破坏并引起生态环境恶化。森林遭受破坏的原因有三:一是毁林垦荒;二是战争的破坏,如越南、老挝和柬埔寨,近30年越南的森林面积从2000×104hm2减少到目前不足1500×104hm2;三是为了出口而过度采伐,如泰国、菲律宾、印尼和马来西亚,近30年来,泰国的森林面积减少了1/2,菲律宾的森林面积也减少了1/3。
该区农业的特征如下:
首先,封建性的剥削和经营方式阻碍着生产的发展。如印度的高额封建性地租,土地租佃过于分散,租期短且租权不稳;该区个别地方甚至保存着原始的刀耕火种制,这些都严重阻碍着对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及生产的发展。
其次,农业生产技术落后。表现在机械化水平低,多采用牛耕形式,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田水利建设薄弱,农民“靠天吃饭”的现象十分严重。
再次,农业生产的单一化结构明显。外国资本进入后,利用该区的有利自然条件片面发展少数几种热带经济作物,于是在有的国家里大量种植出口经济作物而粮食需要进山,如菲律宾、马来西亚是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干、椰油的重要产地,但粮食生产水平低;而有的国家则单一种植稻谷出口,如缅甸、泰国、越南。
最后,农业中大规模种植园与小规模农户经营并存。外国资本进入该区后便占有大片肥沃土地来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园。与此同时,个体小农以自己食用为目的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的形式依然存在。这一特征表明该区农业的经营方式仍处于向近现代农业的过渡之中。当然,资本主义大庄园也不可能取代个体小农。
为了更有利于该区农业的发展,合理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在国际组织的帮助下,该区大多数国家采取的有效措施是:允许外国资本投入农业,提倡民族资本与外资合营种植园;对封建土地关系坚决进行改革;政府财政加大对农业的投资,主要用于兴建农村公路、桥梁,推广农业技术等;实施价格支持政策,对化肥、农药等给以价格补贴,对农产品价格予以保护;国家银行向农村提供低息贷款;为防止由西方经济危机带来的出口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减少对西方市场的依赖程度,应改变农业生产的单一化结构。
(四)拉丁美洲农业区
拉丁美洲系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诸国、加勒比海岛屿国家以及南美洲。总面积为2072×104km2,人口约为3.8亿,是第三世界最发达的农业区。拉美区有耕地16100×104hm2,约占该区总面积的8%;牧场草地为53950万hm2,约占总面积的26.7%;森林和林地为102000×104hm2,约占总面积的50.5%。按人口算,拉美人均占有耕地0.42hm2。该区有广阔的宜耕荒地,据估算约有5×108hm2,其中,在巴西等热带地区有4.5×108hm2,在秘鲁和智利沿海有0.5×108hm2。
该区的主体是南美洲,它介于北纬13°和南纬57°之间,赤道横贯北部,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在亚马逊平原一带,由于纬度低,受海风影响,各月的平均气温都在摄氏26°左右,属热带雨林气候。亚马逊平原南北两侧的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除沿海地区外,气候干燥,属热带草原气候。智利中部沿海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南美洲是一个以湿润著称的大陆,暖季多雨,沙漠面积较其他各洲为小。
南美洲西部山地和东部高原之间的平原地带,自北而南有奥里诺平原、亚马逊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其中亚马逊平原,面积约为560×104km2,是世界上最大的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总之,拉美区有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
由于二次大战以后拉美各国工业发展较快,导致农业在该区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大下降,1950年占19.7%,1960年占17.1%,1980年占10.4%,1990年仅占8%。与此同时,在该区经济自立人口中,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也大幅度下降,从1950年的54.3%下降到1980年的34%,1990年进一步下降为29%。
在该区的农业生产总值中,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四国合计占70%左右,是拉美的主要农产区;而智利、秘鲁、委内瑞拉和危地马拉合在一起占15%左右;其余二十几个国家合在一起也占15%。拉美各国农业生产的不平衡性与层次性很明显。
从农业生产结构分析,尽管种植业的比重从50年代开始不断下降,但目前仍然是拉美农业经济的主体。1995年,该区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5%。在种植业中,谷类粮食作物占种植业播种面积的首位,其中玉米、小麦和稻谷占谷物总产量的4/5以上,而主要的生产国是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粮食类中的豆科作物,特别是大豆的生产,在拉美区的发展十分迅速,它在世界大豆总产量的比重,1960年只占2.4%,1980年跃至23.8%,1990年更上升到29.5%。巴西现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豆生产国。
种植业中,该区所生产的经济类作物,如可可、咖啡、甘蔗、西沙尔麻、水果等在世界上也很有名气。
该区畜牧业的发展也很快,种植业占农业产值的比重不断下降,畜牧业的比重却上升,从1970年的33%左右上升到1995年的40%。其中,大中城市附近的现代化家禽饲养业发展迅速。从1970年开始至今,鸡、火鸡、鹅、鸭等禽类和鸡蛋产量都增加了2倍以上。
相对于种植业和畜牧业,该区的渔业与林业的发展并不明显。
1947年智利和秘鲁为保护本国渔业资源率先提出了200海里(nmile)领海权的主张,并对外国渔船采取了限制性措施。1970年该区的渔获量曾占世界渔获总量的22.3%,秘鲁成为世界最大的渔业国之一。但自1972年起由于沿海水流转暖,影响鲥鱼洄游,加上捕捞过度,二十几年来渔业产量连续下降。1995年该区渔业产量不足1000×104t,只占世界产量的12%。拉美区的渔业生产主要在沿岸近海作业,缺乏远洋深海作业的先进工具;同时也忽视内河捕捞和人工养殖,生产较为粗放,资源利用不尽合理。
该区森林资源丰富,面积为10.2×108hm2,占世界森林面积的1/4,人均森林面积3.7hm2,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2hm2)。1995年,拉美原木产量超过4×108m3,占世界总量的15%。但所采伐的树木,作经济用材的仅占18%,作薪材的却占到82%。同时,在亚马逊森林出现了过度采伐的趋向,遭到各方面的批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区尽管农业资源丰富,但各国发展的不均衡性十分突出。从总体上讲,该区的农业问题主要是:
首先,农业和其他经济部门比例失调。几十年来,该区重视工业、忽视农业的现象十分明显。4/5左右的国内外资金投入城市工业,而农业发展得不到必要的资金保证,从而造成农业发展速度长期落后于其他经济部门。从1950年到1990年,该区钢产量、机械产量分别增加20倍和12倍,而谷物产量仅提高2倍。同时,该区农业整体上属于粗放经营,只是依赖丰富的天然资源和发展少数经济作物出口才使农业生产有所增长,只有阿根廷、巴西等少数几个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其他经济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相近。此外,该区出现了农产品进口增长速度高于农产品出口增长速度的趋向,既使是农业大国巴西与墨西哥也不例外,外汇支出的增加完全是因为忽视农业而造成的。
其次,粮食供应日益紧张。虽然从总体上看,拉美的粮食供应问题远不如其他发展中地区严重,但该区各国的粮食生产很不平衡,粮食的主要产地高度集中在阿根廷等个别国家。该区出现粮食问题,除了由于人口增长过快,牲畜用量增加外,主要是各国重点发展供出口的经济作物,忽视了粮食。例如巴西,一面拼命发展大豆生产,一面又大量进口玉米、小麦。
最后,农业劳力盲目流入城市现象严重。这是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的必然结果,它导致劳力资源的浪费和各种社会问题。
针对这些典型问题,近年来该区各国也先后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以利农业发展。例如,开始增加对农业的投资;大幅度降低农业贷款利率;对购买农机的农户由政府提供价格补贴;优先发展粮食生产,减少粮食进口,增加农产品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