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西部开发-我国经济区域发展研究(2)

时间:2011-04-06  归属:地理大谋略
西部开发的目标与东部、中部和东北是不同的。我们不能拿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建设标准去衡量西部开发。我们必须认识到,西部广大地区的生态环境是非常脆弱的,倘若开发强度过大或者开发方式不当,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并且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因此,应当将西部地区划分为高强度开发地区、中等强度开发地区、低强度开发地区和禁止开发地区,尊重自然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为在先为在后。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必须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有时候没有作为就是最大的作为。比如,我们过去曾经提出,在西北地区要大力植树造林,但实际情况是,在年降水量少于200毫米、缺乏灌溉水源的地方,种植一般的树木是很难成活的。黄土高原大范围水土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人类产业活动强度过大却是根本性的原因。近几年国家所采取的退耕还林、生态移民等举措,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人地关系,促使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转变为良性循环。
西部地区应当采取倾斜发展战略,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中心城市和轴线开发地带,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尽快形成辐射功能较强的增长极和增长轴,再去带动周边地区和相关部门。以大西北来说,应以兰州为中心,向东南经陇海线到西安,向西北经兰新线到乌鲁木齐,向东北经包兰线到银川,向西经兰青线到西宁,从而形成一个开放开发的大十字。从大西南来看,应以贵阳、昆明、重庆、成都四个城市为增长极,以成昆、川黔、贵昆、成渝等铁路为增长环,以防城港、湛江港、昆河(内)线为主要出海口,构成开放开发的大格局。从西藏来看,应依托新修建的青藏铁路,把拉萨尽快做大做强。内蒙古应优先发展河套地区,培育呼和浩特—包头产业带,提升经济建设素质,推动自治区产业升级。广西兼有沿海与西部之所长,应侧重发展民族特色突出的地方经济。南宁作为自治区的中心城市,柳州作为华南重要的铁路枢纽和广西主要的工业基地,桂林作为高水平的旅游城市,防城港作为华南现代化巨港。同时,还要积极扩大与越南的边境贸易。
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并不算落后,发展明显滞后的是广大农村,尤其是迄今交通运输仍很困难的边远地区。总体而言,西部地区城乡差异显著,二元结构突出。现阶段要下大气力解决好“三农”问题,重点搞好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化建设。
生态环境建设对于西部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荒漠化严重威胁的地带,大江大河的源头,生物种群濒危之处,人地关系普遍失调的地区,都应列入严格保护和禁止开发的范围。在大西北,关键在于治理荒漠化;在大西南,关键在于控制水土流失。
需要不断提高西部大开发的整体水平:培育贫困地区的自身“造血”功能;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提高地方政府的管理服务效能;努力改善投入—产出效益;加强重大项目对于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
四川、贵州、云南三省、重庆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属于山地丘陵广布的地区,尽管矿产、水力资源非常丰富,但交通运输困难却成为限制区域发展的主要瓶颈。应努力开辟出海通道并加强与中、东部地区的联系。陕西、甘肃、青海三省和宁夏、内蒙古两个自治区应抓紧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把资源优势尽快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效益。新疆应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畜产品、长绒棉、优质瓜果、食品等工业部门,大力发展旅游业和边境贸易。西藏可优先发展旅游观光业和一部分资源型加工制造业。

青藏铁路全线铺通
早在20世纪50年代,党和国家就在着手研铁路进藏问题。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已于1979年建成通车。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南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二期工程全长1142公里,途经连续多年冻土地段550多公里,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多公里,翻越唐古拉山时海拔最高点达5072米。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藏经济步入快速、稳定的发展阶段,原有的青藏、川藏、滇藏、新藏等公路通道已不能满足进出西藏的客货运输需要。2001年6月29日,作为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的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正式开工。2005年10月15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铺通。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庆祝大会在拉萨火车站举行,宣告青藏铁路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的路轨全线贯通。青藏铁路建成后,预计2010年75%的货运量由铁路承担,将大大降低运输成本,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试运行。青藏铁路全线铺通,加强了西藏和青海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它对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青海、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沿线各族群众生活、加强民族团结、共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北干旱地区如何持续发展
大西北是我国最干旱的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不少地方人口超载,再加上过度的垦殖活动,导致许多地方出现严重的环境破坏和生态危机。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总量的5.84%,目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0%。但在人口集中的地方,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要少得多。在大西北,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是保护和恢复自然的生态环境,关键在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不是脱离实际,不计成本,去盲目地营造一个新的生态环境。大举屯垦、过度放牧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滥用内陆河流扩大灌溉面积,加之大举扩建人工绿洲,结果使河流下游断流,天然绿洲普遍退化;工业生产也造成了广泛的环境污染。
森林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但植树造林必须尊重科学规律,在有水的地方,采用适当的树种和适宜的技术进行。必须指出,并不是大西北所有的地方都适合于植树造林。极度干旱的地区,又缺少灌溉水源,植树种草是很难成活的。水资源匮乏、蒸腾作用强烈的地区,并不适宜种植高耗水型的乔木。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安排生态建设,建设节水型经济和节约型社会。需要统一管理水资源,封育植被,退耕休牧还草,防治土地沙化,加大对农牧业的投入,积极防治污染,实施少生快富的人口政策,努力消除贫困,建立生态环境建设协调机制。
倘若只从眼前利益出发,片面重视修堤、筑坝、建库、开渠等工程建设,可能会导致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在大西北,应从单纯的“水利工程建设”转变到“大水利建设”上来。对于大型水利工程,比如水库和灌区,需要采取谨慎的态度,进行科学的论证。应抓紧建立高效节水和防污污染的经济体系。根据现有的经验,生态环境耗水量应不低于水资源总量的50%。大西北的水利建设,要重点整治人地关系不断恶化的流域,应抓紧搞好节水、排碱、改造、管理等环节。开展扶贫脱贫、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
        人与沙漠应当和谐共存,不应出现“沙进人退”,但也不要盲目地“向沙漠进军”。防沙治沙的重点是防治原有耕地、草地、林地的沙化,而不是去大举改造历史时期形成的大沙漠。

东西互动也是搞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就宏观大局而言,东部地区具有经济、科技、交通和开放优势,西部地区则具有资源、能源、劳动力和市场,东西部之间结构差异显著,互补功能突出,完全可以建成东西互动、共同繁荣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近些年我国重点实施的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西油东输工程,以及东部对于西部的资金、科技、教育、人才等一系列对口支援,为扩大东西经济交流、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我国经济区域发展研究西部开发中国经济区域
  • 上一篇:东北振兴-我国经济区域发展研究
  • 下一篇:经济区划沿革与回顾-我国经济区域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