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钢铁行业“入世”的过程,也是钢铁企业优化重组和改造提升的过程。主要举措包括:狠抓钢材质量和品种,走质量效益型之路;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对现有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加速推进钢铁企业的集中化、专业化和联合化,改变专业化水平低、企业规模小、布局相对分散的被动局面;在国外建立稳定的多元化的原料进口基地,以弥补国内铁矿石、焦煤不足的缺陷。
注重钢铁行业与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协调发展。钢铁行业耗资巨大,涉及面广,影响深远。钢铁行业投资不仅关系到自身发展,还影响到国家的产业结构、投资构成、工业内部的比例关系。从钢铁工业自身来说,建设项目过多,投资融资过热,基建规模过大,将严重脱离国家能源、运输、环境持续紧张的背景条件,造成发展过程中的失调失控,这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甚至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
关于我国主要钢铁企业的发展动向,再次进行如下阐述:
宝钢 现为我国规模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包括宝山、上钢一厂、上钢三厂、上钢五厂、梅山山冶金公司等。目前,上海宝钢集团生产能力超过2000万吨,虽然进入了世界500强,但与发达国家先进钢铁企业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宝钢是我国典型的临海近消费地型钢铁企业,铁矿石和焦煤皆由外地提供。宝钢不锈钢冷轧、5米宽厚板轧机的顺利投产,标志着宝钢生产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今后宝钢主要是努力扩大精品钢材的比重,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价值。考虑到长江口航深有限,浙江宁波北仑港可自由进出特大型散装货轮,故可考虑兴建1000万-2000万吨规模的北仑钢厂。
鞍钢 位于辽宁中部,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2005年8月16日,鞍山、本溪两大钢铁企业联合重组为鞍本集团。鞍山—本溪地区铁矿资源十分丰富,但大体上属于中贫矿,富矿和一部分焦煤需要调入。鞍本集团的当务之急是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外向程度,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武钢 位于武昌青山区,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新建的大型钢铁基地。武钢地理位置优越,水陆运输方便,附近有中品位的鄂东铁矿,可利用长江水运进口富矿。20世纪70年代,武钢一米七轧机投产,武钢成为我国重要的钢板生产基地。2005年12月19日,武汉钢铁集团与柳州钢铁集团实行联合重组,并拟共同开发广西防城港千万吨钢铁基地项目。防城港还可作为我国西南地区主要的铁矿石集散地。
首钢 为了减少北京市的环境污染,举办好2008年奥运会,首都钢铁集团公司将生产主体迁至河北唐山曹妃甸,但总部经济仍留在北京市。首钢生产能力搬迁的过程,也是其改造提升的过程,唐山一带煤铁资源丰富,经济区位优越,适宜发展现代化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华菱 华菱钢铁集团主要由湘潭钢铁厂、涟源钢铁厂、衡阳钢管厂等组成,其中湘潭钢铁厂以生产线材为主,涟源钢铁厂以生产板材为主,衡阳钢管厂以生产管材为主,生产分工合理,不足之处在于铁矿石和焦煤缺乏。2005年华菱钢铁集团与国际钢铁巨头联手,拟大跨步迈向国际市场。
马钢 位于安徽省东部马鞍山市,临江近海,交通便利,附近有宁芜铁矿,距离淮南、淮北煤矿都比较近。以铸造用生铁、火车轮箍、中小型钢材为生产特色。2006年1月18日,宝钢集团和马钢集团组合为战略联盟,将作为中国钢铁行业的“宝马”开始新的驰骋。
太钢 位于太原市尖草坪,是“二五”时期我国重点改扩建的钢铁工业项目。附近地区焦煤资源甚为丰富,品种齐全。太(原)古(交)岚(县)铁矿是我国主要铁矿区之一,但矿石品位低,矿区分散。水资源不足亦为重要限制性因素。今后发展方向是优质钢和不锈钢,150万吨不锈钢工程项目已经上马。
唐钢和邯钢 唐山是我国传统的钢铁工业基地,邯郸是我国新兴的钢铁工业基地。今后河北省钢铁工业布局大势可概括为:冀南以邯钢为主,整合石(家庄)钢、邢(台)钢以及一部分民营钢铁企业,兴建南部大型钢铁集团;而冀北则以唐钢为主,整合宣(化)钢、承(德)钢以及一部分民营钢铁企业,建成北部大型钢铁集团。到2010年,全省钢铁企业数量将由眼下的202家整合为40家左右。
攀钢 位于四川省渡口市,建于“三五”期间,是我国战略后方最大的钢铁工业企业。攀枝花—西昌地区蕴藏有极为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水能和焦煤资源也很丰富。今后应扩大规模,改进质量,在生产钢铁的同时,开发钒、钛、钴、镍、铜、锰等共生资源。
包钢 位于内蒙古包头市新区都仑河两岸,是我国“一五”时期重点建设的工业项目。包钢近煤近铁,白云鄂博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产资源基地。在发展钢铁工业的同时,应集中力量开发的稀土矿产。现阶段国家在此建设100米钢轨项目,建成后将满足我国铁路列车舒适、快速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