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备课组活动模式化。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分类,并应该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设计个性化的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案,而不应该让学生“齐步发展”“同等发展”,如果教学要求整齐划一,学生就不能通过适当的体验和感悟、思考和探究来领会地理知识、理解原理规律和增强思维能力。
2.备课组活动程序化。一些学校往往会把备课形式固定下来,由于每次集体备课都会事先拟好讨论内容和备课内容,并指定中心发言人,这样的出发点是好的,既能够让每个教师都心中有数,又能够使每次集体备课都具有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但是这种做法也有不足之处,由于在集体备课的探讨和交流中,设定了中心发言人,由此也就可能出现其余多数老师是被动参与者或听众的现象,因为缺少“思维碰撞思维”的争辩、“智慧点燃智慧”的探究、“情感沟通情感”的交流,当然集体备课也就难以取得实效。由于把集体备课作为一种硬性规定,教师失去了备课的自由,这样的话,反而会失去集体备课的意义,反而会约束教师的特长,限制教师的个性,从而不利于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
3.备课组活动固定化。备课组集体备课作用显而易见,因此一些学校对集体备课做出了规范性的要求,如制定了“时间、地点、人员、材料、内容”的“五定”。其实规范备课程序,初衷是好的,但也会限制教师的思维空间,如果只是靠集中固定的几课时,很难把问题真正及时地解决。例如,关于“地理影响因素类问题”,是高中地理的重点和考点,地理教师在教学中遇到了不同的问题,急待快速解决,如果等到备课组活动时再来讨论可能为时太晚,因此地理教师完全可以私下进行交流看法和探讨教法,通过交流得出“影响因素归类”“主干知识梳理”“思维方式建模”等新的教学方式,从而很快突破学生思维的障碍和难点。正因为如此,应该放开备课形式,应该注重平时教师之间的研究讨论,教师可以随时随地把在教学、教研中遇到的问题、疑惑、难点甚至教学方法等拿出来交流,这样不必等到集中备课,问题就可以得到及时的解决,因此“集中备课”与“平时交流”,应该说是提高备课效果的理想方式。
三、从强调“课前”转变为“课前”和课后“反思”的统一
在新课程中,一些学校和教师很重视课前备课这一环节,因此在集体备课时,教师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并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来确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并能够根据要求合理划分课时,使地理课堂教学的知识含量和能力密度大致均衡,因此在实践中教师一般能够在集体备课中充分酝酿,并能动地发挥教师个人潜能,从而为提高课堂效益奠定了基础。课前的集体备课和教师个体的精心准备是上好地理课的前提和保证。另一方面,对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在具体上课时,对教学的某一环节上会有新感觉、新看法,也就有可能产生创新点;由于在不同班级上课时,因为学生的不同,教师对于教材的重点、难点的突破上可能就会有新方式、新亮点;由于课堂是动态变化的时间流,而不是静态固定的空间系统,课堂是激情燃烧的乐园,是思想对撞的地方,是智慧升华的场所,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就会激发出闪光的灵感,并能够捕捉到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感悟点。正因为如此,课后的教学反思应该说是课前备课的补充、延伸和升华,但是这一关键环节常常被教师们所忽视,教师的教研角色和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展示和发挥。新课程认为教师是研究者,要求教师要反思、会反思、常反思、善反思,教师在课后应该反思“课堂发生的事件、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细微之处、学生的疑惑疑难问题”;应该反思“上课成功与否,教学设计和整个教学的框架是否恰当,学生的有价值问题的解决的办法和反馈矫正的措施是否得当”等;应该反思“地理教学理念是否正确、教学目标定位是否准确、教学内容是否适量、课堂教学是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该反思“学法指导策略、师生互动设计、地理难点的突破、提问的设置、作业的选择、习题的讲评是否合理”等,通过课后反思可以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如果教师能够将教学感受记录下来,就可以作为自己的第一手资料,这样既可以为今后备课或研究提供素材,又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备课与研究能力,通过经常的课后反思,可以拓宽教师的知识视野,可以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底气和大气、机智和灵气;通过课后反思,可以使教师的教学经验日趋丰富,思维日趋敏感,教研日趋深入,从而增显教师个人的教学魅力。例如,对于热力环流的教学,地理老师可以通过对不同班级,针对教学设计的细节、学生掌握地理原理的情况等方面进行对比、反思和提炼,对教学设计进行补充、完善和加工,从而得出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思维水平的教学流程:1.抓住根本(热量差异是根本原因),理解过程;2.突出变化(热量差异的大小或强弱变化,会引起大气环流的强弱变化),深入挖掘;3.广泛联系(通过典型习题的实际应用加以强化,才能突破应用上的思维障碍),注重应用。通过这种课后反思和总结,可以不断完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对原理的认识,从而为增强教研水平和提高教学实效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