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树立正确的减灾观”为教学主线
基于对全书的学习和理解,要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减灾观,这一主线要贯穿教学始终。
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在理解自然灾害定义及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各具体灾种形成原因和条件的分析,佐证了自然灾害形成的条件之一即以自然变异为诱因。可见,自然灾害是客观的、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目前人类活动对于自然变异的改变还是有限的。但是,科学认识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有助于有效地防治自然灾害,因此,有必要认识主要自然灾害、尤其是对我国影响严重的灾种的成因、分布规律、特点(第二章的主要教学内容)。而自然灾害形成的条件之二是有受损的人员、财产、资源等客体,而这些受灾体易损性的不同,有可能“放大”或“缩小”灾情损失的大小。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受灾体特性不同,导致了同样灾强的自然灾害发生在不同地区造成不同影响,也使得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成灾特点不同。由于受灾体易损性的人为可控性,降低受灾体特性成为有效和主要的减灾措施。因此,人们可以运用先进的科技,通过一定的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保护受灾体免受致灾因子的损害,或降低损害的程度,还可以在灾害发生之后及时救助、尽量减少损失,这就是防灾、减灾。(第三章的主要教学内容)。所以,要让学生变“抗灾观”为“减灾观”: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但是灾害损害是可以减小的。
现代安全减灾观强调“以人为本”,视保障生命安全为第一目标。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与自然灾害进行不懈的抗争,同时却由于自私、无知和短见在加剧灾害,从而危害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人类活动一方面在抗御灾害:修建防灾工程、进行减灾宣传教育、利用遥感监测自然灾害发展动态、制定灾害应急预警系统等等;另一方面又在制造灾害:坡地垦殖、围湖造田、工程不合理开挖等等。人类的这些行为对自然灾害的发生、防治起到了正负作用。面对日益严重的灾害威胁,我们不仅需要科学解释灾害原因、准确分析灾害后果及影响,还需要深刻认识灾害同人类社会的辩证关系,不断约束和修正人类行为,朝着人类与自然相协调的方向发展。
另外,要让学生客观地看待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灾害也可以理解为自然现象的发生超越了人类的适应能力,从而危害到人类社会。比如,降水很少、雨量适中、连续大雨,都是正常的天气现象,但对于人的生产生活来说,只适于“雨量适中”的情形,降水很少、连续大雨就可能引起干旱、洪涝,进而危害到农业生产。因此,人类应该通过趋利避害行为,增强自身对于自然界的适应能力。例如,台风降水是我国江南地区和东北诸省夏季雨量的重要来源;台风使得珠江三角洲、两湖盆地和东北平原的旱情解除,确保农业丰收;也正是因为台风带来的大量降水,才使许多大小水库蓄满雨水,水利发电机组能够正常运转。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减灾观。
(二)用系统观理解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和灾情共同组成的具有复杂特性的地球表层异变系统,灾情的形成是前三者综合、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灾情的大小与孕灾环境的稳定性、致灾因子的风险性、受灾体的易损性有着密切的关系,防灾减灾工作要通过预测预报致灾因子发生的可能性、增强地表系统稳定程度、降低受灾体的易掼I生,来缩小灾害影响的地域范围、降低灾害破坏的强度,从而达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的目的。可见,一个区域所遭受的灾害损失。与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抗灾救灾能力密切相关。用系统观来理解自然灾害,就能清楚地分析我国泊然灾害的区域差异特征、我国几个自然灾害多发区的成灾特点和原因等问题。
自然灾害是地球系统各圈层形成和演变过程中,突发事件与人类社会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具有随机性、链发性、群发性、群聚性等自然特性,而人类活动的范围和强度,影响了自然灾害灾情的时空分布与演化过程。“人口一资源、环境灾害”综合制约作用影响着自然灾害的强度、频率和灾情。防灾减灾成为综合性、系统性工程,比如对于洪水灾害的防治,不仅需要单纯的兴修水利,更需要水土保持、植树造林、江湖整治等综合治理,要从被动的灾来抢险、灾后抢救转变为积极的防汛、气象、水文、保险等乃至全社会的共同重视和联合统一预防行动。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用系统观来理解自然灾害。
(三)强调和演练灾害自防、自救和互救
教改要求新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通过地理课程培养学生基础地理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在《自然灾害与防治》的选修课程中,对学生生活最有用的地理就数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自防技能,它能帮助学生面对自然灾害临危不惧、有效避灾、减小危险。
在教材中,有专门的章节讲解自然灾害的自救互救知识,这部分内容不仅需要在课堂上专门讲解,还需要根据地区实际,选择其中一两种本地易发或频发的灾种;组织师生进行自然灾害中逃生、自救、互救的实际演练,使学生基本掌握紧急状态下的自救自防技巧和方法,普及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常识,增强学生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技能。演练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假设地震发生,从教师喊出“地震了”开始,给学生10秒的时间来躲避,看学生的反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价、纠正错误行为,再选择其他合适的时候进行一次演练;还可进行火灾的疏散演练,让学生熟悉学校的安全通道;也可请学校医务人员讲解如何做人工呼吸;还可模拟灾后互救,设置部分学生被困的情景,让其他学生去救援。
简化大社会中实际的自然灾害案例,实现小课堂上可操作的实践情景模拟,有助于学生学习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四)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教材
教师要注意根据地区特点、学生情况等差异,灵活使用教材,可补充、拓展或删除部分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适当取舍,不拘一格进行教学,以取得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首先是教学内容不一定求全,要注意详略得当。比如,关注主要自然灾害种类,尤其是对本区影响严重的灾种;如果某一灾害具有多种成灾原因,可以着重介绍最常见的成因。其次是教学过程中可以调整教学顺序,不一定忠实于教材编排顺序。比如,可以从本地学生熟悉的灾种引入讲解,可以先介绍案例,说明某灾害的危害,再介绍其成因和特点。再者,要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对于熟悉内容可以忽略,而重点讲解对学生来说陌生的内容。还有,就是要重视图像的运用,看图说话、图文互解,其效果通常胜于单纯的语言讲述。
各个地区的情况不同,使用的教学方法、教具、辅助教学手段也都是不一样的,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充分调动学生潜能。有上网条件的学校要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有多媒体教学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观看灾害片,增强学生对于各种自然灾害的感性认识;有灾害监测站点的地方可以组织参观学习。
总之,教学中不仅要研究“教法”,还要转换角度研究学生的“学法”,一切只有一个目标:为了学生能学好、用好地理,这些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一定会有益于他们的生活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