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求同思异整合不同版本的地理教材

时间:2010-08-16  归属:地理课程改革

  高中地理新课程实行“一纲多本”,出现了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鲁教版4种版本教材,同一个课程标准下江苏省现行地理教材使用情况大致是徐州、淮阴、盐城、连云港、扬州、镇江、泰州用的是鲁教版,南通用的是湘教版,而南京、苏州、无锡等则用的是人教版的教材。 不同版本 的教材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地理的基本原理和体系肯定是相同 的由于对课标理解的差异、把握角度的不同,不同版本教材对同一内容的切入点不同,选取的材料多样,材料的呈现方式也有区别都在课标基础上有所创造,着力体现自己的编写特色。多种版本教材的出现,有利于教师在用好自己手中教材的同时,参考其他版本的教材进行教学。这样既可以扩大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教学资源,但是依然带来了问题即虽然版本不同,内容有差异,而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则是全省统一命题,考的是一样的题目,那么究竟考什么,是以那一套版本作为主要依据呢?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如何应对不同版本的教材呢?

  事实上在实际教学中各个老师也是看法不同,各有自己的做法。 一是只顾教好自己手中 的教材,不关心不研究还有什么别的教材,以一变应万变。这些老师的想法也有可以理解甚至可行的,既然是国家通用的教材,考试总不会考到书外去,于是死抱书本,书上每个知识点毫无遗漏,但是并不是书上所有的知识都要求掌握,即使要求掌握还有各种能力的要求,何况如果有些知识在别的版本里根本没有,还费时费力地去要学生记忆,从现实的应试角度考虑,难免要因盲目而吃亏。 二是什么都教,这种做法就象数学中的并集,把几种版本的教材都补充给学生,做练习的时候也不挑版本,这也怕考到,那也怕考到,就象大杂烩,最后哪样菜好吃都分不清。现在不少资料就是这样做的这样在复习应考的时候知识点虽然不至于有遗漏,可以万无一失。但这样做课堂容量大,所学知识多,必然加重学生负担,与减负背道而驰。而且学的知识多了,难免分不清主次,应该掌握的知识反而受到影响。 三是只教各种版本的相同之处,就是做各个版本的交集。这些老师在日常教学中着力于研究共同之处,应用于教学。这样做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只要有一个版本没有这个知识点,那么考到就是不公平的,因为我们教学一直强调要以本为本,人家课本里没有的知识而别人课本里却有,凭什么考呢?这样做可以省时省力,把时间用在刀刃上,但是有许多老师却觉得不太塌实,不敢大胆地冒风险。 因此,就涉及到一个不同版本教材的整合问题, 我认为当然要以自己身边的教材为主,在教好身边教材的基础上,也要精心研究其他版本的教材,根据需要适当地做好交集和并集。对于复习高二学业水平测试统考,则主要应该用交集,即大家都有的内容,因为教材内容不一样的地方,考哪本书对其他地区都是不公平的。但是高考就不一样了,不同版本的案例涉及了许多地区,区域地理高考也没有明确考到什么程度。   在进行整合时 如何才能恰当地把握着力点和平衡点呢?   首先要研究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因为它不仅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更是命题的依据,其次还要精心研究各种版本,进行知识点的比较,综合,寻找共同点和不同点,在教学中进行有机的整合。下面以必修3为例,我把我的一些粗浅的看法跟同行们交流,算是抛砖引玉吧。 我参照三种版本,把各章节的主要知识点列表如下:

主要知识点       鲁教                       人教 湘教 共同(协调)
区域差异与地理环境 区域概念 区域类型和特征   区域概念和特征 区域概念和特征区域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 区域概念
区域特征比较 英国和日本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 我国三大经济地带  南北方的差异 比较的方法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关系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发展阶段我国三大自然区 地理环境对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 人类不同阶段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 地理环境与人类的相互影响
区域国土整治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防治 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防治 生态问题的原因分析(自然\人为)和防治措施(生物\工程\农牧)
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区域资源开发 煤炭开发 鲁尔区的开发 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 鲁尔区的开发衰落整治 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单一的重工业
河流的综合开发 长江流域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 流域开发的综合效益
区域可持续发展 农业发展 我国东北地区 我国东北地区 美国农业的条件和农作物带 农业布局的地理条件即区位因素
工业化城市化 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问题与对策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 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 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意义 南水北调的经济意义和生态意义
  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

由此,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整合教材。 一.区域的概念特点和区域差异比较 相同点:区域的基本概念和区域差异的比较方法,至于具体地区,人教版比较的是松嫩平原和长三角,而鲁教比较的是三大自然区,而湘教比较的是三个经济地带,和我国南北方的差异。既然三本书差异如此之大, 我认为只要掌握区域比较的方法就可以了,比如2007年学业水平测试必修最后比较珠三角和长三角,要求考生列出比较项目。即比较自然和人文的重要因素,也就是每段话前面的黑标题,地理位置、气候等等,而根本没有必要去记具体区域的特征。而区域不同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鲁教是匹兹堡的发展阶段,中学课本里以前除了提到其是钢都外,其他从未涉及,不可能考,但是人教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不同阶段涉及到长三角的农产品以及粮仓地位问题倒要引起重视。湘教的区域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其他版本根本没有。 二.区域的国土整治 第一节人教版和湘教是西北荒漠化的防治,而鲁教则是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地区不同,生态问题不同,但分析问题的思路是相同的,都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发生的条件都要有物质条件和动力条件,即风和沙,水和土,因此关键是掌握分析的方法,而不是具体的地区,而且重点还要掌握治理的措施,无非是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以及控制人口增长等。人教版的热带雨林的开发其他版本根本没有,那也就没有必要太多的关注。但是知识是联系的,在气候和自然带的内容中,热带雨林的分布倒也有所涉及。 三.资源的开发 资源的开发一是煤炭的开发。鲁教和湘教都是鲁尔区的开发和综合整治,与人教必修2的传统工业区较相似,而人教是山西煤炭的开发,在教学中许多人纠缠于三条产业链还有什么原料工业的比例问题,有什么必要呢?其他版本里又没有。我看资源开发条件能知道就行了。二是河流的开发人教版和湘教是以田纳西河为例,而鲁教版是以长江流域的开发为例,大多数老师都是本位主义,挖掘自己手中的教材,甚至有的练习中,田纳西河的什么气候、水文以及发源地等都出了题目,我觉得没有必要。 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三峡水电站举世瞩目,还有很大的研究价值,而田纳西河只是美国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要不是书上出现,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的河流,关注度应该不是很高。我认为,如果教学面对的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则最省时间,干脆哪条河都不要记,要实在不放心,可以记忆一下河流的梯级开发的综合效益,如果用于面对高考,则取长江而舍田纳西,毕竟中国地理里有长江,区域地理是淡化,没有绝对说不考。 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鲁教和人教都是东北农林基地的建设,而湘教则是美国的农业生产,美国农业生产条件以及农业专门化和农作物的分布,人教版必修2商品谷物农业当中有所涉及,因此应该是比较重点的知识。三套版本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问题中,都是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的,讲珠三角的同时难免与长三角对比,我们江苏省就位于长三角,所以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与主要城市的图要落实到位,两地工业的发展条件及特点也应该引起足够关注 五.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三套教材都涉及三方面内容,即①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②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③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套教材难得有这么个共同点,考的几率当然比较大。当然由于侧重点不同, 如鲁教重点阐述的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出现在知识窗里,人教版重点阐述的是西气东输,而南水北调只是安排在问题研究中。所以虽然都可能考到,但应该都是给材料和图考意义的类型。至于人教和湘教里的产业转移,鲁教里也没有涉及,不应该作为重点。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地理教材求同思异整合不同版本
  • 上一篇:地理必修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对应
  • 下一篇: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地理学科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