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课程结构应具备的特征
? 课程结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它不仅要反映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受培养目标制约,也受学生认识特点的制约。合理的科学课程结构是保证所培养的人才的知识和素质,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具有一定的劳动技术,具有社会需要的职业技能,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规格和水平的多方面需要的基础。我们认为,一个好的课程结构应体现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 第一,要素的完整性。结构是由诸多特定的要素构成的,构成结构的每个要素都是结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任何结构要素的缺失都将导致结构本身的不完整并最终影响其课程功能的发挥。因此,结构首要的特性就是其要素的完整性。如前所述,无论是宏观课程结构还是微观课程结构,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无论是分科课程还是综合课程,都是课程结构的必要组成成分。只有必修课没有选修课,或者只有分科课程而没有综合课程,课程结构本身就是不完整的,由此而构成的课程结构及课程结构所能实现的课程功能就是不健全的,可能会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 第二,课程结构的适应性。一定的课程结构具有一定的课程功能,而课程结构能否实现特定的课程功能取决于课程结构对特定环境的适应性。课程结构过于单一或呆板,则适应性差,或者说只能适应部分的需要,课程功能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 第三,课程结构的整体性。课程要素的完整性是衡量课程结构优劣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仅仅构成要素完整是远远不够的。尽管要素完整,但这些要素之间如果相互冲突或排斥,如果它们杂乱无章地散存于课程之中,无法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课程结构的功能也是难以有效发挥的。因此,要素的完整性只是课程结构的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这些要素之间要能够和谐有序地组合起来。也可以认为,要素的完整性是课程结构功能有效发挥的前提和保障,而要素之间的协调一致则是影响课程功能发挥的关键所在。
? 第四,课程结构的发展性。课程结构是发展变化的。课程结构的发展性是指课程结构各部分之间能合乎规律地不断变化。课程结构的形成受制于社会分工与人的智力、体力的发展水平,有赖于科学结构与认知结构的演化进程,它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能合乎规律地不断变化的。课程结构的发展应有一定的顺序。如表层结构的演化:古代课程是笼统的原始分科的形式;近代是学科本位形式;现代课程则以相关学科为基础,辅以专题教育与实践活动。再如课程的深层结构,体现为学段升高、内容加深等。课程发展的逻辑性决定了课程结构的有序性。课程结构各部分之间也是不断变化的。在不同的学段,由于培养目标具有不同的重点,学生身心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课程结构各要素的组合形式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同一学段,由于不同的地区或不同的学校生源、师资和设备具有明显的差别,课程要素的组合形式也必然会有差异。
? 也有人认为,课程结构具有可度性,它是指课程结构具有可计量、可评价的属性,这是对课程进行定量研究的基础。如教育阶段中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比例是多少?学生每周的学习量、活动量是多少?各个学段必修课、选修课与活动课安排有无增减?教材中理论基础知识与实用知识分别占知识总量的多少?……这些都是可以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