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人口总量大,增长快,不利于迅速提高全民族的人口素质。虽然40多年来中国的人口素质与过去比已经有了很明显的改善,但与先进国家相比,无论身体素质还是文化劳动素养,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全国肢体残疾和智力残缺人员总数多达6 000万,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不幸,对社会经济发展也有消极影响。新中国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很快,迄今已基本普及小学教育,1995年小学适龄入学率已达98.5%,但初中适龄入学率仅78.4%,15~45岁青壮年文盲率仍占相当比重(1990年为15%,1995年为7%),尤为薄弱的是高等教育,全国25岁及以上总人口中,达到大学文化水平者不足3%(大部分是大专),不仅与该比重高达45%的美国相差极远,与韩国、菲律宾、阿根廷10%~15%的水平亦有很大差距。在人才培养和智力开发上所处的这种后进状态,与加速实现现代化的形势无疑是很不适应的。导致上述状况的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国家财力难以承受庞大人口的教育需求。
(4)人口总量大,增长快,还显著加大了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致使全国许多地区生态平衡上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如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风沙侵蚀、灾害频繁、环境污染等等,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威胁。中国自然资源的总量是巨大的,在世界各国中也位居最前列,堪称“资源大国”,但人均数却明显偏小,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很大,如森林资源仅为世界平均15%,水资源为26%,耕地为30%,草地资源为44%,矿产资源为67%,……这对经济增长显然是不利的。上述种种问题的产生,虽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均在一定程度上与人口压力有关则是肯定的。
目前,中国正在致力于发展社会经济,力争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人口问题,以实现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业已得到了广泛的共识。而控制人口数量,减缓人口增长速度,无疑将是今后一段长时期内中国人口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只要坚持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中国就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逐步缓解人口压力,并实现理想适度人口的目标,从而为达到中等发达水平创造必要的人口环境。
所谓理想适度人口,一般定义为能带来最大社会经济效益的相对稳定人口。但鉴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尤其是旧社会遗留下积重难返的人口问题,加上50~60年代的生育失控,造成了明显超载的庞大人口总量,这实际上已不允许人们在今天再从本来意义上谈论中国的理想适度人口了。
有鉴于此,应将理想适度人口重新定义为:按适度消费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国土资源可以承载的相对稳定人口。应该说,在中国实现这一目标,既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在人们的各种物质消费中,对人口规模起着最关键制约作用的因素是粮食,其生产能力决定了一个国家国土资源的人口承载量。我国人均占有的农用地面积偏小,加上后备资源匮乏,预计今后人均占有量还将减少,这是提高人口承载量的一个突出的不利因素。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单位面积农用地上还有着可观的增产潜力,特别是目前仍占很大比重的低产农田和粗放草原,进一步改造利用的前景是很广阔的。据预测,综合各种要素后中国粮食可能的最大生产能力为8.3亿吨,这一生产能力预计在2050年前后达到;与1996年实际产量相比,年平均增长率为1.0%,这一增长率显著低于1952~1996年间的2.4%,其实现前景应该是乐观的。上述最大生产能力按人均消费500公斤计,可承载16.6亿人,按550公斤计,可承载15.1亿人,若取中位值,则为15.8亿人。500~550公斤的人均消费量,比90年代中叶增长三分之一以上,基本达到中等发达水平,可以认为是适度的。另据预测,在中生育率和中死亡率条件下,中国总人口将在2040年左右达到15.7亿的历史峰值,此后即进入相对稳定状态。综合以上两项预测成果,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理想适度人口目标,可望在2040~2050年间实现,其人口总量为15.7~16.0亿。与1995年相比,期间将净增3.6~3.9亿人,年均增长率为5.4‰左右,而每年的增长率将从目前的10‰逐步降低到零。零增长的实现,无疑将揭开中国人口发展史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