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庞大的外来人口
(1)百万大军下岭南。珠江三角洲本来是劳力资源丰富的地区,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迅速,长期困扰的劳力就业问题已经解决,许多城乡还出现劳力短缺现象,尤其是“三来一补”加工工业发达的深圳、东莞一带,劳力紧张更为突出。由于这里的就业机会多,劳动报酬相对较高,所以,从80年代中期开始,就有大批外省劳动大军南下广东,其中绝大部分涌到珠江三角洲打工,出现了汹涌澎湃的“民工潮”,部分民工还携带家眷,使珠江三角洲有了数量庞大的外来人口。
80年代中期,珠江三角洲的外来人口不到100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已增至279万人,相当于户籍人口的15%。由于对外来人口的登记、管理不严,现在珠江三角洲究竟有多少外来人口没有准确的统计,估计目前已超过700万人。
外来人口主要分布在广深公路沿线加工工业发达地区,尤以深圳、东莞、广州最多,其次是中山、珠海、惠州、惠阳、南海、番禺、顺德等地。其中九成住在城市和建制镇镇区及其附近,一成散布在农村。深圳市的外来人口多达207万人,占珠江三角洲外来人口 1/3,相当于当地户籍人口的2.36倍。东莞也是外来人口集中地方, 1995年登记在册的有142万人,与户籍人口比例接近1:1,实际上则远远超过这个数,据公安部门估计有280万左右。深圳、东莞不少主干公路沿线的镇区外来人口大大超过户籍人口。东莞的虎门、长安,深圳的布吉、沙井、龙岗等镇都聚居了10多万外来人口。这种情况在国内实属罕见。
珠江三角洲的外来人口主要来自湖南、广西、四川等省区,也有不少来自省内的潮汕、梅州、茂名等劳力丰富地区。
(2)劳动战线生力军。外来人口就业率高达85%,故可以把外来人口看成外来劳动大军。他们有6成多从事加工业,是数以万计的“三来一补”企业的主要劳力;其次从事建筑业、商业服务业,各建筑工地从事最繁重劳动的几乎都是外来工,酒家、旅馆的女服务员也多是外省妹。还有一成在农村务农,在经济发达的市县,大田作业主要也依靠他们,当地农民大多已洗脚上地。
由于“三来一补”工业多为服装、玩具、手袋、人造花、电子装配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适合年轻女性就业,商业服务业也时兴招收青年女服务员,所以在外来劳工中女性多于男性(约为6:4),有的加工区女性比例高达70%~80%。年龄结构也呈年轻化,七成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女工更呈年轻化,九成为25岁以下的未婚女青年。
外来劳动大军在这里从事当地人不愿意干的最累最脏的劳动,对珠江三角洲经济腾飞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的劳动报酬比当地居民低,居住条件相当恶劣。这些外来人口大多居住一年以上,已相对稳定,实际上已是当地居民的组成部分。这些年青人大多未成家,不少人希望长期留下来寻求发展,但因受当前户籍政策的限制,住了几年仍是暂住人口。
今后随着珠江三角洲产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大量的劳力密集型产业将向外转移,部分外来劳力将随企业外迁。据劳动部门统计,1996年登记在册外来工减少30多万,深圳近二年来已有20多万外来工离开。不过,据有关方面预测,珠江三角洲未来十几年内仍需大量一般劳力,劳动就业机会仍然较多,劳动报酬比较高。外来人口数量可能会减少,但数量仍然相当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