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几种主要宗教的基本情况(9)

时间:2010-01-29  归属:文化地理学导论

  4.神道教。神道教是民族宗教,它是由日本民族原始宗教发展而来的。最初,它以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为主要内容。佛教和儒家学说传入后,它吸收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佛教的某些教义,逐步形成较完整的体系。该教信仰多神,神灵繁多,不可胜数,号称“八百万”,其中特别崇拜作为太阳神的皇祖神天照大神,并以它作为日本民族的祖神,把天皇作为天照大神的后裔在人间的代表。在明治维新(1864)以前,佛教盛行,神道教处于依附地位。它以“尊皇”、“攘夷”为政治主张,宣扬以日本为中心,建立以神道教为统治思想的世界秩序,不仅成为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也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侵略战争的精神支柱。

  神道教中的神社神道以尊崇皇祖神天照大神为主要内容,全国作为祭祀场所的神社有8万个。其中包括祭祀天照大神的伊势神宫,祭祀明治天皇的明治神社,祭祀战争中死亡的官兵的靖国神社。明治维新后,神社神道居于国教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据新的宗教法令,成为民间宗教。

  除神社神道外,还有教派神道,其中共包括有13派。各派有教祖,有独立教义与严密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分出新的团体。

  神道教在日本社会中影响很大,信仰者约占全国人口的70%。

  5.耆那教。耆那教也是印度比较古老的宗教,它在公元前6—5世纪与佛教同时兴起。“耆那”(Jaina)是指创该教的筏驮摩那的称号,原意为“胜利者”,“完成修行的人”,故该教又称“胜利者的宗教”。耆那教兴起时,反对种姓制度,反对婆罗门的神灵崇拜。基本教义是业报轮回,灵魂解脱,非暴力和苦行主义。认为一切物类都有灵魂,人的灵魂在未解脱前为“业”所束缚,并无限轮回,人们只有通过修持,使灵魂摆脱“业”的桎梏,才能获得最后解脱。解脱的道路只有通过正智(学习经典)、正信(确信教义)、正行(实行教义与戒律)。教规中有五戒: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淫、无所得。虔诚的教徒坚守不杀生,不仅素食,并用纱布罩口以防虫类进口,饮水需过滤,坐地需先用物清扫,以免无意中伤害小生物。

  该教最初活动于恒河地区,后因佛教势力盛行而转向德干高原。12世纪后,耆那教受伊斯兰教势力的打击而衰落。现在印度耆那教的信徒有300万。人数不多,但在商人、工厂主和城市居民中的富裕阶层中有较多信徒,因此,在印度社会中有相当影响。

  6.锡克教。锡克教创始时间较晚,由该教教祖那纳克于15世纪末创立。“锡克”是印地语中“门徒”的意思。该教是在反对印度教的种姓制度和繁琐教规,又反对伊斯兰教对异教排斥,以及反对两教歧视妇女而发展起来的。该教教义吸收印度教的某些教义与伊斯兰教苏非派的神秘主义因素,主张业报轮回,提倡修行,反对祭司、偶像崇拜,烦琐祭仪,苦行和消极遁世态度。认为人在神面前平等、友爱、无暴力。该教首领称古鲁。第五代古鲁遭国王猜忌被杀害,后锡克教发展为武装宗教组织。单身男子婚前集体居住,练习刀剑。男教徒蓄长发,加长梳,戴铁手镯、佩剑;在其名字前加“辛格”,意为“狮子”。女教徒名字前加“考几”,意为“公主”。全印度锡克教徒有1000万,多集中在旁遮普省。由于多次提出成立独立实体,故于1966年印度政府将旁遮普划分为以锡克教徒为主要居民的旁遮普邦和以印度教徒为主要居民的哈里亚纳邦。旁遮普邦首席部长由锡克教古鲁担任。

  锡克教徒在印度总人数虽不多,但社会作用不小。在印度军队中有20%的军人为锡克教徒,在加尔各答市几乎全城的汽车司机为锡克教徒。锡克教的总部设在旁遮普邦的阿姆利则金寺内。

  7.儒家。儒家是以孔子为崇拜的对象,国内外有不少人把孔子的学说当成宗教,但也有人认为孔子是一个学者,他的学术一方面属于哲学,一方面属于国家和个人的道德伦理规范。持后一观点的人认为,儒家经典的“四书”,“五经”就其内容而言,其主体是修身处世之道,政治与个人的伦理体系。孔子本人很少谈到天体演化和神秘主义问题。因此,人们认为儒家的学术绝非宗教。另外,儒家的种种仪礼,均由官吏或家长主持,而无从事专职祭司的儒家阶层。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教义崇拜佛教宗教伊斯兰教教会认为世纪主要
  • 上一篇:宗教文化区
  • 下一篇:宗教地理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