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教徒多是奴隶、被释奴隶和贫苦人民。他们在城市中建立起小规模的组织,以十字架为标志,实行财产共有。以后这些小组织联合而成教会。开始,因其反对罗马统治,不信奉罗马旧神,不崇拜皇帝而受镇压。后来,由于社会中、上层人士参加了基督教,反对罗马的精神渐被对现实生活容忍和爱仇如己所取代,宣扬寄希望于来世,鼓励对国家忠诚,对主人恭顺。因此,在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了“米兰敕令”给基督教会以合法地位。到公元380年,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国教。借助于国教的地位,于是基督教教堂、教徒遍布于罗马帝国所辖的各个地方。基督教也就成为剥削阶级的统治工具。当时把罗马、君士坦丁、亚历山大里亚、安提阿、耶路撒冷等5个教会置于突出地位。
2.罗马帝国以后基督教的发展与分裂。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出现许多“蛮族”小王国。这些国家为了取得罗马教会的支持,纷纷信奉基督教。8世纪时,法兰克国王丕平为酬谢教皇支持,把意大利北部和中部一部分土地赠给教皇组成教皇国。整个中世纪,罗马天主教会与各国君主既相互勾结又相互争夺世俗政权的统治权。在1076年教皇格列高利七世为了争夺主教委任权,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发生冲突。教皇宣布对亨利处以“绝罚”(开除教籍),亨利不得不向教皇“请罪”。直到1122年,教皇与亨利五世签订协定,规定对同时又是封建诸候的高级神职人员由皇帝授予王笏,作为世俗权力象征,教皇授予指环和权杖,作为教会权力象征以求妥协。
在基督教内部,从三四世纪开始,逐渐形成东(君士坦丁堡)西(罗马)两个中心。西罗马帝国由于蛮族的攻击,摇摇欲堕,皇帝瓦兰尼安奴斯三世,企图利用基督教来挽救帝国灭亡,于455年应罗马主教利奥一世请求,授予统治西罗马教会权力,强迫西部主教服从。罗马教会主教则成为罗马教皇。此举遭到东部地区的反对。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教皇已不受当时各小国世俗领导人管辖。在成立教皇国后,教皇同时又是世俗国君。但东罗马帝国当时仍独立存在,故教会仍依附于皇帝。双方矛盾逐渐激化,从相互指责为异端,到1054年相互逐出教门,因而断绝一切往来,各自独立成为两大教派。
随着基督教会政治权力的扩大,罗马教会利用特权霸占大片领地,加紧对农民的压榨。罗马教会拥有其教区内的地产的1/3,成为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此外,教会还通过出卖各种神职,“圣物”、“圣骸”、“赎罪券”牟利,向教徒征各种杂税进行盘剥,加上教会与修道院的腐化和教会借所谓“异端”镇压教徒与人民的反封建要求,遂使教会成为封建统治的帮凶。
中世纪罗马教会还借口要从穆斯林手中夺回“圣地”耶路撒冷,煽动西欧封建主发动战争。从1096—1291年间共发动8次十字军侵略东方各国。十字军先后有200年,卷进约700万人,使中东和欧洲遭到严重破坏。
由于以上原因,基督教会内部腐败,人民大众无法容忍下去。因而教会成为反封建矛头的焦点。1517年,德国僧侣马丁·路德以反对教会出售赎罪券提出改革,得到群众的支持,但却遭到教皇拒绝。1525年,农民在闵采尔的领导下发动起义,反对教会。德国农民有 2/3的人参加。尽管起义失败,但宗教改革在德国、英国、波兰及北欧各国日益开展起来。于是,在这些国家中出现新的教派。如北欧各国的路德派,法国、瑞士和苏格兰的加尔文派,英国的圣公会(国教会)等。
这样,基督教便分裂为三个教派:即罗马教皇所控制的罗马教会,称为天主教;改革后的基督教,称为新教或耶稣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希腊正教会,或称东正教会。
东正教会在拜占庭皇帝时期是国教,直接受皇帝领导。皇帝可以任免教会大主教,召开主教会议,批准宗教会议决定,解释教义。当时有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里亚、安提阿、耶路撒冷四个教首区。在10世纪以后,东正教在俄罗斯等地区有较大发展。1453年,拜占庭帝国遭到奥斯曼土耳其人进攻而覆灭。西亚、北非和巴尔干半岛等地都成为奥斯曼帝国的版图。由于奥斯曼帝国信奉伊斯兰教,该地区内东正教受很大削弱。莫斯科大公乘机使俄罗斯正教会脱离君士坦丁堡大主教控制,形成独立教会,俄罗斯正教会,并自命为东正教会首脑。沙皇彼得一世对教会改革,使教会在世俗官吏领导下成为国家一部分。这是拜占庭政教集中制的传统的继续在俄罗斯的具体体现。俄罗斯正教会在 1917年十月革命后,由于国家颁布教会与国家分离的法令,国教体制告终。现信奉东正教的信徒约有1亿人,其地理分布除前苏联外,主要在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前南斯拉夫和芬兰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