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河湖海水域辽阔,鱼、虾、蟹、螺水生动物及水生植物资源丰富。海洋鱼类有1500多种,淡水鱼类有800多种,经济鱼类上百种,其中不少是珍稀水产品,海产中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鲐鱼以及对虾、扇贝、海参、海带、紫菜,经济价值均很高,淡水养殖的青、草、鲢、鳙四大鱼类为城乡人民主要食品鱼。其他名贵水产品畅销国际市场,闻名遐迩。如湖北武昌鱼、黑龙江大马哈鱼、镇江鲥鱼、瓯江凤尾鱼、太湖银鱼、台湾吴郭鱼、粤、闽石斑鱼、渤海大对虾、潮汕大龙虾、阳澄湖大闸蟹、营口文蛤、广东福寿螺等。
武昌鱼 武昌鱼属淡水鱼类,又名团头鲂或团头鳊。此鱼久负盛名,清光绪年间《武昌志》载:“有鲂即鳊鱼名缩项,鳊产樊口者甲天下,是处水势回旋……。”武昌鱼肉质细嫩,鲜美可口。主要产在湖北“千湖”之地,以汉江平原津湖、牛湖产量多,因集于武昌出售故名武昌鱼。
太湖银鱼 太湖银鱼是中国水产中的珍品,享誉中外的中国特产鱼。它体长细,身略圆,光滑无鳞,呈半透明状,肉细腻,味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含蛋白质8.2克,脂肪仅0.3克,富含多种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是老少咸宜的保健食品鱼。太湖银鱼有四种,大银鱼、雷氏银鱼、太湖短吻银鱼、寡齿短吻银鱼。前二者体长94—190毫米,后二者较小,体长53—75毫米。太湖银鱼寿命短,只有一年,繁殖力较强。产卵方式饶有情趣,俗称“破浪生”。银鱼到春季1—2月游至有薄冰或湖岸浅水乱石边,来回游弋,到碰破肚皮排出卵子为止,这就是破浪生卵。繁衍子孙后代形成新鱼群,雌亲鱼生完儿女即告死亡,死后“银装素裹”,所以叫银鱼。
同安文昌鱼文昌鱼是世界上稀有鱼种。它背部有一条“脊索”,是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过渡的活标本,是生物科学上研究脊椎动物进化的活化石,为世界生物学家所瞩目。中国福建省同安刘五店海湾渔村是原始文昌鱼的故乡,世界其他地区虽有文昌鱼,已开始进化并数量极少。我国同安文昌鱼全身无鳞,外形似小鱼,呈粉红色半透明体,两端尖细,体长只有50毫米。在水中常扭动身躯,白天怕光潜到海底一寸多深的沙中,晚上才游到水面觅食,有“沙中之鱼”之称。文昌鱼除在科学研究中有重要价值外,其味道鲜美,是营养丰富的海珍品,用油焙干后行销东南亚国家。
鲥鱼 鲥鱼属鲱鱼科,是一种溯河性回游鱼类,俗称“混江龙”。鲥鱼平时在太平洋栖息生长,每年春季5—6月间,游入长江中下游产卵,由于季节性强,被称为鲥鱼。鲥鱼体态扁长,肉质细嫩鲜美,其鳞片白如银,鳞下有丰富脂肪,故人们清蒸鲥鱼时,不能清除鱼鳞。鲥鱼腹部鳞锋利如刃,在江中游速快,其他鱼怕碰上“一刀”纷纷远逃,“混江龙”由此得名。鲥鱼营养价值高于一般鱼类,每百克鱼肉中含蛋白质17克,脂肪16克,铁质2.1克,其他钙、磷、钾、锌、核黄素种类齐全,被尊为“鱼中之王”,属名贵鱼种。我国长江中下游主要河系如富春江、清水江、钱塘江、新安江交叉口处,饵料丰富,虫藻集聚,适宜鲥鱼生长,故富阳鲥鱼、镇江鲥鱼、芜湖鲥鱼鱼体丰肥,肉质嫩美,香醇可口。历代进贡皇家为御膳所用,或达官富绅宴请贵客时作为珍稀佳肴享用。鲥鱼在水中性情猛烈,但是一离开水旋即死亡,无法吃到活鲥鱼。鲥鱼日益稀缺,尚远销香港、澳门地区和新加坡、菲律宾、日本、美国等国家。
大马哈鱼 大马哈鱼属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所产一种季节性鲑鱼,属海洋回归性鱼类。此类鱼群每年秋季9—10月由海洋游入江河,到我国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产卵,历经三个月幼鱼形成,翌年春季4—5月经北方鄂霍茨克海游到日本海,在海洋中觅食生长发育四—五年后,体重一般五公斤,大个的马哈鱼能有15公斤,故人们称之为大马哈鱼。大马哈鱼群性成熟时又游回江河产卵,孵化幼鱼,完成繁衍任务后,大马哈亲鱼就寿终死亡。
大马哈鱼个体肥大,呈淡红色,味道鲜美,肉质坚实,可以盐渍、晒干、熏制,运销国内外。大马哈鱼鱼籽极为珍贵,含蛋白质丰富,卵油味道香醇可口,制作鱼子酱和罐头,成为欧洲市场的紧俏商品。大马哈鱼肝脏可提炼鱼肝油,胰腺制作供药用的胰岛素,胃腺又可制取胃蛋白酶,雄性鱼精巢制作鱼精蛋白,鱼鳞还能提炼出鱼鳞胶,鱼皮经加工可鞣制出高级鱼皮革料,可制作高级皮包、皮夹、皮鞋以及手提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