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三峡工程面临的主要问题(2)

时间:2013-11-22  归属:长江三峡地理

   

  三、区域稳定性及地震基本烈度

  三峡工程所在地区,是一个无孕育强震的地质背景,坝址所在的黄陵地块,基础岩石为坚硬完整的花岗岩体,岩石抗压强度100MPa。坝区岩体断层、裂隙不发育,且大多数胶结良好,岩体透水性微弱,两岸山体岩石风化壳较厚,一般在20~40米,主河槽则几无风化层。坝址是一个稳定程度较高的地块。坝区内地震强度小,频度低、属弱震环境,是一个地震活动相对微弱地区。在坝区外围17~60千米范围内,虽然分布有远安、雾渡河、新华、仙女山、九湾溪、天阳坪等断裂,经综合分析,均属弱活动或不活动的断裂,产生强震的可能性很小。

  坝区地震强度取决于外围地震的影响,远安—钟祥地震带在距坝址最近处发生6.5级地震,黔江—兴山地震带在巴东一带重演黔江小南海5.5级地震,秭归—渔洋关地震带在距坝址最近处发生6.0级地震,其烈度衰减到坝址,均不超过6度,所以地震不会影响工程安全。

   

  四、水库诱发地震问题

  水库蓄水后会不会诱发地震?据统计,全世界大型水库中发生诱发地震的约占0.7%~1%,这就是说水库诱发地震,并不是一定要发生的现象,而是在特定的条件和背景下,才产生的一种数量很少的现象。水库诱发地震震级,绝大多数是2~4级小震,即使目前公认的世界上最强的两处水库诱发地震——印度的柯依纳和中国的新丰江,震级分别为6.5级和6.1级,也只对大坝造成轻度破坏。所有水库诱发地震,都是在蓄水初期有明显震动,以后随应力不断调整,逐渐趋于平静,这些是水库诱发地震活动的总规律。目前要判断水库蓄水后是否会诱发地震,以及地震地点和强度,主要是依据库区地震、地质条件,并从已有的水库诱发地震震例中,总结规律,进行类比分析,作出判断和评价。

  三峡库区,按照地震地质条件的差异,可分为三个库段:坝址—庙河花岗岩库段,岩体坚硬完整,透水性弱,无区域性或地区性断裂通过,历史上无有感地震记载,现今微震活动稀少,不具备发生较强水库诱发地震的条件,但也不排除水库蓄水后诱发3级左右浅源小震的可能性。庙河—白帝城库段,河谷深切,基岩裸露,喀斯特地貌发育,岩体透水性好。秭归—渔洋关及黔江—兴山两个小地震带分别在坝址上游17~30千米及50~110千米范围内,穿越水库,有发生水库诱发较强地震的可能,估计最高震级为5.5级左右;按保守的假定,在距坝址最近的九湾溪断层发生强度为6级的诱发地震,影响到三斗坪坝址的烈度也不超过6度。白帝城以上库段,主要由中生代砂页岩组成,构造条件简单,地震活动微弱,一般不具备发生水库诱发地震的条件。

  较强的水库诱发地震,是天然构造地震在水库蓄水的诱导作用下,提前分散释放能量的一种表现。地震又是一种在极短的瞬间发生的事件,水库诱发地震与天然地震两者“叠加”发生的可能是极小的;即使发生,从各种不利条件分析,影响到坝址,也不会超过工程建筑物抗震设计烈度7度,所以不会影响到工程安全。

   

  五、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兴建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有利有弊,总体上是利大于弊。对不利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就可以明显降低,使三峡工程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民。

  (一)对库区及长江上游地区的影响

   1.对局部地区气候的影响

  水库对周围地区气候有明显调节作用,影响范围垂直方向不超过400米,两岸水平方向约1~2千米,年均温增加0.1~0.2℃,冬春季节月均温升高0.3~1.3℃,夏季降低0.9~1.2℃,雾日增加约2天。冬季升温对柑桔、油桐等经济作物有利,夏季降温对重庆市境等地气候有所改善。

   2.对水质的影响

  多年平均来水量约为总库容的11倍。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抬高,水深加大,流速减缓,停留时间增加,有利于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净化,改善下泄水质。但稀释扩散能力降低,将加剧库区城镇岸边特别是处在库尾重庆段的江水污染,形成不少污染带。建坝后对氮磷等物质有一定拦蓄作用,库区不少支流将成为营养化富集的河流,加剧水质污染,宜加强宣传,提高官员和群众的环保意识,并采取严厉措施,有效控制污染源,使污染物达标排放,以解决水质污染问题。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三峡工程主要问题
  • 上一篇:长江概述
  • 下一篇:三峡工程的巨大综合效益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