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时间:2011-04-12  归属:人文地理概论

第四章  经济地理学基础

一、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经济地理学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地位

经济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最重要的分支学科,它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布结构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一方面,从我国和外国地理学的历史发展看,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有着共同的渊源。在欧洲,希腊历史学家斯特拉波(Strabo,约前63—约后20)著有《地理学》17卷,描述当时欧洲人所了解的世界各地区的自然特征、物产、风俗习惯等,可以说是西方最早的人文地理志。在我国,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前145—86)编写的我国第一部通史《史记》中有《货殖列传》一章,这是他根据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整理而成,文中叙述了各地区的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是一篇具有开创意义的经济地理著作。事实上,在这些代表性著作中,人文地理与经济地理内容往往交叉并存。

另一方面,经济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产业活动牵涉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科学文化、法律、政治以及思想和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都是以经济活动为基础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可见,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人文地理学研究客体——地球表面的各种人文现象的组成部分,经济地理学的独特研究领域是人文地理学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内容,与许多分支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相互补充的联系。

(二)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作为一门近代科学,经济地理学较为年轻,它的对象和任务长期以来是各国经济地理学家探讨的一个理论问题。由于所处的时期不同,以及每个研究者的着眼点不同,往往可以提出许多不同的定义,每一个定义,对其研究的对象又往往有不同的认识。因此直到现在,人们对它的研究对象认识还很不一致。

在人类社会中,经济活动所包含的领域十分广阔,也很复杂,有的属于生产技术,工程领域,有的属于流通、交换范畴,有的属于产业所有制与生产关系方面,也有的属于经济管理范畴等等,因此,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就有许多不同门类的学科,例如,从生产技术角度研究,从社会学、人类学角度研究参加经济活动的人类的生活习俗等等,还有许多部门经济学(包括工业经济、农业经济、运输经济、旅游经济等)不仅研究各个产业,而且研究产业具体部门的经济理论以及如何组织经济活动等重要问题。那么,经济地理学如何研究人类的经济活动呢?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特殊矛盾性是什么?虽然有许多学科也研究经济活动,但都没有把它所处的地点,以及经济活动各组成部分的地区联系起来作为研究对象的。而人类经济活动受到地域(空间)的制约,脱离不了具体的空间,人类的经济活动都要在具体地域上进行,并与各地的具体条件、因素紧密结合在一起,又在周围环境影响下不断向前发展。可见,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及其地域系统是人类经济活动领域的一个十分重要内容。经济地理学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的经济活动,揭示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特点、机制及其规律性。这就是经济地理学的独特研究领域。

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具体表述很多。曾经流行很广的表述是前苏联地理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所肯定的“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生产分布,各国各地区生产发展的条件和特点。”此外,有人认为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类似的提法还有“生产的空间组织”、“生产空间结构”、“生产空间秩序”、“生产地域体系”等,这些提法虽不同,但内容基本相同,都侧重于从地域(空间)综合的观点出发,探索生产分布的规律性。

大多数经济地理学家都同意把生产分布作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分布的内涵是指物质资料生产的具体位置(地区)、形式、规模和地域结构,包括部门分布和地区分布两个方面:前者是按生产部门进行的布局,大至整个行业,小至个别企业或某项生产的布局,都属于部门布局的范畴;后者以地区为单位,包括各个生产部门在同一地区的综合布局,形成属一定的部门结构和相互联系,大至一个国家,小至一省、一县、一个城市乃至一个乡镇的生产布局,都属于地区布局范畴。二者是生产布局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生产布局的研究比较全面完整。

70年代以来,系统论思想被引入地理学理论中,经济地理学也获得了新的理论活力。人们又从系统论观点出发阐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推动经济地理学研究领域的拓展。

在前资本主义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限制,人类经济活动的水平低,规模小,地域分散,相互隔绝,因而当时只存在生产的分布;随着科技革命和生产力迅速发展,人类经济活动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形成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形成了复杂、庞大的经济系统,产业分布日趋复杂化,各产业部门与各地条件相结合形成有机联系密不可分的地域体系。经济地域系统是经济系统的地域表现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经济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功能的不断调整与完善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经济地域系统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部门经济地域系统,又有经济地带、经济区、规划区及城市等综合经济地域系统。部门系统之间和一定地域的综合系统之间形成十分复杂的经济联系。可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也是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

生产活动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主体,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围绕它不断展开,并向深度广度方向发展。相应地,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主体就是生产分布,我国经济地理学长期以来,研究内容局限在狭义的生产活动方面,即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只重生产,不重消费,只重视第一、二产业,而忽视第三产业,在商品经济迅猛发展,市场起着重要作用的今天,再沿袭发展生产即发展经济的陈旧观念,势必阻碍了经济地理学学科领域的拓展和理论研究的深化。因此有必要扩大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范围。一方面,人类的经济活动虽然以生产活动为主体,但它脱离不开流通、交换和消费等各个重要经济环节。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消费,一离开消费,那么生产便失去了目的性,所以消费情况的分布对于生产发展及其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要实现消费,又必须通过交换和流通这个中介环节,生产和消费离开交换、流通这个中介或这个中介出现故障,就会使整个经济活动无法进行,或无法正常进行。所以经济地理学必须要在生产、交换、流通、消费四者统一的经济过程中,去研究经济地域系统,过去把经济地理学局限在纯研究生产分布显然是不全面的。另一方面,人类的经济活动不只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物质生产部门,同时也包括商业、服务、通讯、信息、旅游、金融、文教、卫生、科技等非物质生产部门,而这些非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所起的作用也愈来愈重要。

因此,经济地理学在着重研究物质生产活动地理分布规律性的同时,也要兼及流通、交换、消费以及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等活动。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可理解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这一定义较之以前更为深化和提高,更符合客观实际。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畴从一、二产业扩展到全部人类经济活动领域,只研究生产分布,与当代客观经济发展的实际已不相适应。当然经济地理学的重点仍然放在揭示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特点和地域分异规律上,其核心仍然是生产的地域分布体系。

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范围不同,经济地理学又可分为普通经济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地理学。

普通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地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论问题。它是在经济地理学各分支学科深入研讨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时又对经济地理学各分支学科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它的基本内容是:论述经济地理学形成、发展及其在地理科学体系中的地位;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与任务;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以及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等共性的问题。普通经济地理学是总结和指导整个经济地理学前进发展的重要学科,经济地理各分支学科的发展不断地丰富和充实经济地理学的一般理论,反过来,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又在引导着各分支学科的发展,因此普通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的灵魂。

部门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各个部门的分布规律的学科,包括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或贸易地理学等等。部门经济地理的研究以总结人们在长期生产布局中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结合各生产部门的具体特点,逐步形成部门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用以解决部门生产布局中的一系列实践问题。故部门经济地理学的应用意义较为突出,它既是经济地理学基本理论的具体化,又是经济地理区域研究的先导。

区域经济地理学以一定地域为范围,研究其内部的经济活动分布和地域经济系统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的基本分支,也是地理学的传统分支学科。它继承和发扬了地理学对具体地区进行描述和研究的传统,综合地研究地区的传统,体现了高度的区域性和综合性。区域经济地理学研究范围大至一洲、一国,小至一县,可按国家和地区分为中国经济地理学与外国经济地理学两大部分,还可按具体的国别、省别进行细分。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
  • 上一篇:产业分布的基本规律
  • 下一篇:人口与生态环境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