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地关系理论
一、人地关系和人地关系理论
1.人地关系的含义
“人地关系”是一概括用语,它并非仅指一般的人口与土地关系,而是有着更为广阔的内涵,它指的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时,人们用它来泛指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地关系这一名词现在已逐渐为人们熟悉、关心和使用。不仅是地理学,在环境学、土地学、人口学、经济学、农学、社会学等学科中也已日益引起重视和研究,所不同的是,地理学是从空间观点出发去研究人地关系的。
人地关系属人与自然关系的范畴,但是作为地理学的理论概念,它又不同于一般人与自然的关系。一般的人与自然关系,是人与空气,人与动、植物,人与矿产,人与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之间的关系。作为地理学的理论概念的“人地关系”应当是:“人”,是指社会性的人,是指在一定生产方式下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是指有意识地从事同自然进行物质交换而组成社会的人,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上活动着的人;“地”,是指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无机与有机自然界诸要素有规律结合的地理环境,是指在空间上存在着地域差异的地理环境,也是指在人的作用下,已经改变了的地理环境,即经济、文化、社会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就是指人类社会不停地向前发展,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地扩大和加深改造与利用地理环境,增强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同时,地理环境也更加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活动的地域特征和地域差异。①
对人地关系的研究有不同的侧重点和出发点,或侧重于人;或侧重于地;或强调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或强调自然对人类的控制。
人地关系的探讨一直是地理学的主题之一,许多地理学者把人类的居住地(人的环境)作为研究对象,这是地理学的古老传统。
近代地理学产生以来,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依赖关系就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一个着重点,可以说,一直到本世纪20年代,人地观点一直在地理学中起着主导作用,特别是在人文地理学中,不管是环境控制或环境影响的论点,还是人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论点,其着重点是相同的,都在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接着,地区差异和空间结构的研究在地理学中先后受到重视。到了70年代,地理学研究中的人地观点令人注目地复兴了,并与空间观点密切地结合起来,也与地区研究的观点结合并相互补充。
人地关系研究复兴是因为:第一,由于人们已经认识到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是无法割裂开来研究的,脱离了人类活动的纯自然或脱离了自然环境的社会生产既不真实,这种研究也不利于地理学科的前进;第二,由于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心日益增强,这种关心掀起一种强大的声势,使得对人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成为地理学的一个发展方向;第三,由于地理学更趋于深入到国家建设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中。1970年英国的费希尔(C.A.Fisher)在“区域地理学往何处去”一文(载英国《地理学》杂志55卷373—389页)中,极力呼吁要恢复以人与环境为主旨的区域地理学,并认为它当然是地理学的核心。但70年代的人地关系已不同于30年代的人地关系,过去讲的是因果关系,现在侧重于函数关系。目前,人与环境的关系已用空间系统来研究,即用数学模型来探索位置、距离、方向、范围、密度、演替等人地空间要素在函数上的重要关系。这些新的理论和方法为研究人与环境关系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这也说明了新的人地观点是如何与区域观点和空间观点相互结合和相互补充的。
2.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人地关系与人地关系论并非同一个概念,人地关系论是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论。人地关系是自人类开始即已存在的客观关系,对这种关系,人类早就有各种认识。地理科学产生以后,把地球当作人类的家乡来进行研究,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被作为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特别是人文地理学,它从人类的生产、生活、政治、文化、社会、军事各个方面,探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和不同社会环境下人与地理环境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制约的关系。由于研究者个人的世界观和阅历不同,各人的认识水平也有差异,以及受时代条件的局限,对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例如,有人过高地估计地理环境的作用,认为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有人则在人地关系研究中,强调人定胜天,贬低和忽视了地理环境应有的作用;有人则强调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这些理论来指导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和见解,从而导致了人文地理学不同学派的产生。但不管以何种出发点来解释人地关系,这种种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以人地之间的关系作为立论对象,因而被称为人地关系论。
人地关系论是近代地理学思想理论的高度概括。科学的人文地理学是近代产生的,从它开创时起,就以探讨人地关系为其主旨,以人地关系理论来解释地面上的种种人生事实,因而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但也需指出的是,人地关系理论并非人文地理学的唯一理论基础,人地关系也并非人文地理学的唯一研究对象。除了人地关系理论外,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理论还有区位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文化景观论等,虽然这些理论与人地关系理论存在许多重复之处,但也并非是完全相同的概念。
人地关系论经历了产生、发展和成熟阶段,走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曾出现过许多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观点,但是作为地理学思想的发展过程来说,它们都是围绕“人地关系”展开的,都企图说明人地关系的客观规律。时至今日,人地关系的理论日臻成熟,以马列主义观点来探讨人地关系,建立合乎辩证思维的人地观,是人文地理学得以积极发展的基础。也就是说,“人文地理学的马列主义基础就是通过辩证思维建立的人地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