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行为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
行为地理学所研究的行为是指以环境映象为基础的人的内在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外在反应,它包括感应→认知→映象→决策→行为5个主要方面。随着行为地理的发展,自70年代以来,行为地理的研究范畴已涉及到人地关系的许多领域,与此同时,行为地理的理论体系也日趋完善。目前,行为地理主要研究课题包括:环境感应、环境映象和意境地图、区位选择与决策、人类活动空间行为等。
1.环境感应
感应是对环境性质认知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决策和行为的重要因素。生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的人们,通过与周围的事物接触,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当感觉印象积累到一定阶段,人脑便对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和规律性作出反映,表现为形成概念和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过程。研究人们对地理环境的这一反应特性、形成过程及相互关系的学科可称为感应地理学。地理学者对感应的研究,主要在于探讨不同居民集团对环境的认识过程,以及规划决策人、旅行者、生活在特殊环境(如灾难、宗教等环境)下人们的知觉特点。研究环境感应是进一步研究决策的依据,所以,行为地理学是以环境感应为核心来探讨认知和行为的。
2.环境映象和意境地图
环境映象和意境地图是认知活动的图形表示,它们是建立在个人或群体直接或间接感受的基础之上,可以用来评价要素的重要性及质量特性,因而是人类行为(特别是在自然环境中的人类行为)的推动力量。可见,认知是人文地理学行为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内在行为和外在行为联系的纽带。鉴于认知的重要意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J·R·戈尔德认为,环境信息经过个人因素、文化背景和认知处理,形成两种认知表现:映象(大脑感应过的通过想象可回忆出的图象)和图式(产生于经验的环境信息通过条理化的结构),因而就存在“客观环境”和“行为环境”两种意义上的环境。J·D·波休斯提出了认知的三个环境的观点,即现象环境(自然客体)、个人环境(现象环境的感知映象)和条件环境(影响行为的文比信仰和意愿)。此外,J·苏南菲尔德还提出了环境研究的四个层次,即地理层次(环境)、作用层次(环境对人施加影响的部分),感应层次(人以直接、间接经验认识到的那部分)、行为层次(诱发行为的可感应的环境部分)。
映象和意境地图是认知的反应,是片面的、简化的、甚至是不完美的表象。意境地图一般由三类因素构成:道路、标志和行政区。人们意境地图的形成通常有两条途径,一是来自直接接触的环境,一是来自各种间接信息。意境地图能够决定人类的空间行为,前一条途径产生的意境地图对指导日常行为(如去商店、娱乐场所和服务部门)有重要作用;后者则对行为动机的产生、行为的选择及空间搜寻有影响。
3.区位选择和决策
人类的各种空间活动很少是任意形成的,通常都是遵循某种思想进行的有组织空间行动。几乎所有的个人或社会群体,都是通过区位选择,有目的地安排和使用他们周围的空间。例如,经济活动区位的变迁;选择何种运输方式和运输网络;文化艺术和思想通过什么途径传播;信息传递采用何种方式;工业企业布局在原料地、燃料地,还是消费市场;以及各国城市化进程中采用什么对策,选用何种模式,等等,都要通过区位选择和决策过程得以解决。由于人们思想的不同,实际所作出的选择和决策可能会完全不一致。
区位选择和决策是与行为相联系的,没有经过决策而产生的行为是盲目的。决策的涵义非常广泛,凡是根据预定目标所作出的行动的决定,都称为决策。简言之,决策即为“作出决定”或“决定对策”。决策实际上是一个过程,往往要经过提出问题,搜集材料,确定目标,拟定方案,分析评价,最后选定等一系列程序,这是决策的广义理解。有时,人们也将决策狭义理解为仅仅是行动方案的最终选择,即“拍板”。其实拍板、选择或判断只是广义决策的一个过程。决策概念还有一个最狭义的理解,即是在不确定条件下的方案选择。
按决策问题所处的条件不同,决策可分为两大类:①确定型决策,即决策中每个行动方案执行起来只有一个确定的结果。②不确定型决策,即由于面对客观环境中的不可控因素,某一方案的执行可能会出现几种不同的结果。如某一种新产品的销路好坏,决策者往往不能事先控制,因此,这类决策要冒一定风险。不确定型决策又可细分为风险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和竞争型决策三类。有些人认为只有要担一定风险的靠决策者个人态度和决心来抉择的决策才是决策,而确定型决策是通过计算才可获得最佳方案,因此,只能称为计算,而不应当称为决策。
确定型决策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决策者面临大量的方案,所以,要选择最佳方案,必须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繁杂的计算。
风险型决策又称统计型决策或随机型决策。它应具备下列条件:①存在着决策人企图达到的一个明确的目标。②存在着决策人可以选择的两个以上的决策方案。③存在着不以决策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两种以上的客观状态,或叫自然状态。④不同行动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失或收益可以计算出来。⑤未来将出现哪种自然状态,决策人不能肯定,但其出现的概率,决策人大致可以预先估计出来。
非确定型决策,即存在两种以上的客观状态,但其出现的概率却是无法预测的决策问题,与风险型决策问题比较,非确定型决策问题缺少条件⑤。
竞争型决策,即是指如军事决策、占领市场等有竞争对手的决策类型。这类决策又叫对策,因为其出现的状态,不是客观的状态,而是竞争对手的策略。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曾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等,他们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都作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决策典范。著名的诸葛亮的隆中对策,决定了三国时期中国几十年内三国鼎立的政治地图。和亲或征伐、税收多少、首都位置选择等对我国古代国土、民族关系、生产分布、经济和政治中心的转移等都曾产生过巨大影响。在实践中,不但有正确决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大量事例,同时也经常发生因缺乏经验而造成决策失误的事。无论是一个部门,或是一个地区,如果在生产的宏观决策上稍有不慎,会造成严重的,难于弥补的长期损失,这在我国是有不少现实的教训的。
4.人类活动空间行为
人们通过对环境感应和认知等过程所获得的感性材料及人们据此所作出的判断和选择,最终还是要化为人们自觉的或不自觉的行动。尽管每一个人的行为可能带有不少的主观因素,但就一定的集团而言,却又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对此完全可能进行系统研究。其实,地理学者研究人类行为旨在探讨人类的空间行为规律,着重研究人类对环境作用的行为,以及社会、文化、政治等行为的空间方面。7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力图用行为地理的基本原理解释人文地理的研究内容,建立了相应的人与地的行为模型,以弥补传统研究方法和数量方法对这些问题解释的偏颇。迄今为止,国外学者已建立的行为模型有:
(1)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整体模型,包括人与社会空间组织模型;结构-经济行为模型等。
(2)空间位移行为模型,包括通勤与闲暇行为模型;信息流模型;迁徙-迁移行为模型;货物流模型等。
(3)区位决策行为模型,包括行为矩阵模型;组织理论模型等。
(4)城市生活行为模型,包括“社会世事镶嵌”模型;城市病态行为模型;社会网络-邻里分析模型等。
(5)消费行为模型,包括消费引力模型;城内消费空间偏好行为模型;城外消费空间偏好行为模型;选择映象消费模型等。
行为地理学不仅研究居民的行为,还格外注重对规划决策人的行为判断的地理合理性程度的研究,因为人类的空间行为无论是对自然界的利用和改造,对生产力布局,还是对研究人民的需求和消费规律都有重要意义。
资本主义国家还研究企业经理阶层的区位选择行为。例如,1970年克鲁梅在《区位理论》中指出,50年代的生产布局研究与微观理论相结合,提出许多现实布局方案;60年代则引进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式;70年代引入知觉、行为科学。他在《区位理论》第三部分专门研究了“区位的意志决定”,详细阐述了知觉、行为地理学与区位论的关系。他首先指出,意志的决定不是孤立的,与其它决定,如个人、家庭、职业、农业者、企业家、商人、政府机关的决定相互影响。克鲁梅还把区位形成因素分为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两种,认为过去的区位论只注重于外部因素的研究,忽视了内部因素的作用。他在著作中详细分析了内部因素对生产布局的影响,他还注意研究区位与个人行为空间的联系,注意时间、空间连续体中的个人作用,并承认可能的空间行为往往要受财政的、技术的、制度的、生物学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