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产业间联系时,通常只分析某一产业从其他部门购入的生产资料,包括补充磨损的生产设备和完全消耗的中间投入;最终生活消费一般来说不属于这种分析的对象。我们应当意识到,下面的分析没有涉及农业向其他部门提供的可以直接消费的最终产品,如蔬菜、水果和在农村进行粗加工的粮食;同时,我们也没有分析农村居民从其他部门购买的生活资料。因此,这一分析仅仅涉及农业和其他部门在生产领域的联系。如果包括上述最终消费资料的交换,农业、农村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联系更加深入、广泛。在中国的统计口径中,农业等同于第一产业,采掘业属于第二产业。我们将根据这一部门划分方法分别讨论农业和第二产业各有关部门直接在生产领域的相互关系。
从下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农业生产资料的来源涉及第二产业的大多数行业;农产品流向的行业数量虽然相对少一些,但绝对数也很大。两种合在一起,农业的产业间联系遍及第二产业中现行划分的所有行业。
(一)农业生产资料的来源
现代农业离不开机械设备和动力,而机械设备和动力直接、间接来自煤炭、石油、金属和非金属矿产以及竹木材料。因此,采掘业的6个行业都是农业生产资料的最初来源。
上述矿产只有经过加工以后才能实际用于农业生产,因而农业部门或多或少需要从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及制品、金属冶炼、机械制造、电气机械、电子和仪表等16个制造行业购买农业生产资料。与此同时,为了经营管理的需要,农业部门还要从造纸、印刷、文体用品等三个行业购买用于日常管理的消耗品。
电力几乎是最普遍的动力来源;自来水在大田作业中也许用不上,但对机械化禽畜饲养场却不可或缺,至少也得有自制的供水设备。同样,煤气可能在农产品粗加工中得到应用,或者被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企业所使用。因此,电力、煤气和水生产供应业的三个行业都可能直接、间接为农业部门提供生产资料。
农业生产需要一定的生产性建筑,尤其是现代化畜禽和水产养殖,其生产方式已基本实现工厂化,更离不开建筑业。
(二)农产品的去向
除了供非农人口直接消费以外,农产品主要直接用于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纺织、皮革、造纸、医药等八个行业。农产品是这些行业生产中必需的重要原料。如果将林木也计算在内,还可以加上木材加工、家具两个行业。在上述行业对农产品进行初加工以后,其产品又可以被服装、印刷和文体用品行业作为原料。因此,农产品直接、间接流向制造业的13个行业。与农业生产资料的来源合在一起计算,农业与制造业所有29个行业分别具有程度不等的后向或前向联系。
农、牧、渔产品与采掘业、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以及建筑业生产的关系不太大。但是,所有这些行业的生产都离不开建筑材料,因而与林木产品的关系相对密切一些。
三、农业与第三产业的关系
第三产业是广义的服务行业,它不仅为消费者个人提供服务,也为工农业和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过程提供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和最终消费者的直接联系可能存在时间、空间和信息交流上的隔阂,因而更需要第三产业的中介、服务活动。农业也不例外。与第二产业不同,第三产业的某些行业主要甚至单纯为个人服务。因此,除非计算生产者的食物消费,农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联系不可能遍及后者的所有行业。
无论是购买农业生产资料还是出售剩余农产品,都需要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商业和仓储业的服务;因此,第三产业第一层次几乎所有行业都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如果加上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餐饮业,流通领域所有行业都与农业有密切的产业间联系。
第三产业第二层次中的某些行业主要为消费者个人提供服务,如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等;但仍有一些行业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如金融保险、地质勘查、农林水服务业和水利以及公路和航道维护等。至于第三、第四两个层次的第三产业,前者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生产技能,后者负责维持社会经济、政治的安定和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因而都直接或间接地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尽管这种服务并非针对特定的对象和目标,也不局限于特定地点的农业生产,但是,其作用仍然不可或缺。一般来说,第三产业中需要农业为之提供投入的行业比较少,除非我们计算食物消费,或者计算通过制造业和建筑业产品的传递作用而产生的比较间接的联系。在餐饮业以外,大约只有旅游业需要以农业和农村环境作为自己向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农业、农村已经与旅游业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