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一个区域大致上可划分为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乡村地域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城镇地域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从空间分布形式来看,通常农业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就此而言,区域是汇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产业,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
从经济活动的角度来看,区域空间结构是由区域核心、网络系统和外围空间共同组成的。区域核心多表现为中心城市,或比较大的工业基地、交通运输枢纽以及高水平的旅游地等。区域核心下面还有次一级的区域中心。
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看,区域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复杂性、非线性和周期性的特征。在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区域,区域开发以点状为主,形成一个个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增长极。到后来则演变为点轴开发模式,轴是大运量的交通运输干线。在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区域,区域开发就上升为以网络状为主,在区域内形成相对均衡的发展态势。所以,区域发展有一个从地水平均衡到非均衡、再到高水平均衡的成长过程,也就是从低水平的均衡阶段到极核发展阶段,再到扩散阶段和高水平的均衡阶段。
结合区域学习,可让同学展开讨论,然后填写下表:
农业区域 工业区域 城市区域 城乡过渡区域
人口分布特点
产业分布特点
产业结构特点
对外经济联系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