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科学认知城市-城市化(2)

时间:2011-04-06  归属:地理大谋略
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第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地理面貌,比如原先的地形地貌、河流水文、森林植被等,使原来的环境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二,城市是人口和产业活动高度密集的区域。高强度和持续的经济社会活动,不但强烈改变了原有下垫面的性质,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而且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周围地区的自然环境。第三,城市是重要的污染源。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尤其是工业“三废”,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环境生态。第四,由于城市的核心功能,城市能够带动区域开发,加速经济发展,从而对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更加广泛的影响。
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原先的农业用地逐步演化为非农业用地,比如城市用地、工业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城市功能分区。(2)改变了居民的就业方式,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大规模转移,区域产业活动以非农业活动为主体。传统的农业社会逐渐演化为现代化工业社会。(3)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原先的乡野景观为建筑物密集的城市景观所取代。它既是一个把自然生态系统转变为人工生态系统的过程,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诸要素综合作用的过程。(4)使人口和产业活动有分散到集聚,在此过程中人们的信息交流和产业活动的强度得到大幅度的加强。
城市化过程一方面给居民提供各种各样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享受,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在一部分城市,人们饱受城市问题的困扰,多种多样的“城市病”直接危害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大量农村剩余人口进城、城市化的迅猛推进更加剧了城市问题。

常见的城市环境问题
空气污染  由汽车尾气、锅炉废气、工业废气、民用废气等构成,由此还会引发酸雨和光化学烟雾。酸雨不但直接危害人们的生活环境,还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对建筑物和各种设备造成腐蚀。比如,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古建筑都受到酸雨不同程度的侵蚀。光化学烟雾主要是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及氧化剂在日光照射下的反应产物,是一种氧化性的化合物,会引起能见度改变。当光化学烟雾达到足够浓度时,会刺激眼睛、呼吸道,损害动、植物的健康。大规模和长时期的大气污染,还会影响到全球气候的变化。
噪声污染  噪声指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无规律地组合在一起的声音,有嘈杂刺耳的感觉,对人们生活和工作有害。噪声是社会公害之一,城市噪声包括交通噪声、建筑噪声、工业噪声、城市基础设施噪声、生活噪声等。一般以90分贝作为工作点的最大保护值。噪声影响人们休息,降低工效率,损伤听觉。大于140分贝的噪声,会引发耳聋,诱发疾病,还能影响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
水污染  主要是城市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不合理的排污,还会造成城市水体的大范围污染以及水体富营养化等。城市水体污染导致城市水质恶化,影响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产业活动。
光污染  现代化城市大量采用玻璃、铝合金等新型建材,它们对于光线具有比较强的反射作用。城市灯光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一定的光污染。光污染影响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还影响到城市景观。
电磁波污染  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各种电器日益增多,生产生活电器的大范围使用可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电磁波污染。电磁波污染在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危及到居民健康,还会影响到城市的邮电通讯、信息传播、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
城市垃圾污染  包括生产垃圾和生活垃圾,不仅占用城市用地,而且会造成二次污染。城市工业废弃物是指在工业、交通等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危险废物、冶炼废渣、粉煤灰、炉渣、煤矸石、尾矿、发射性废物和其他废物等。与城市工业废弃物相比。城市生活垃圾具有有机质和可燃物含量高、可利用价值大的特点。城市固体废弃物的主要危害有:对城市大气、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由于垃圾中有许多致病微生物,可能成为疾病传播源;固体废弃物的堆放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对人类健康也构成严重的威胁。
此外,还有因城市建筑装修所引起的化学污染等。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普遍对住宅进行大规模的装修。由于一部分装修材料的有害挥发成分多,会危及到入住者的健康。

逆城市化
城市人口向小城镇和广大乡村回流的过程,是相对于城市化过程而言的。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大量乡村人口持续涌入城市,导致城市数量的增多和城市人口的增加。但在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城市化趋于饱和的国家,投资方向从大城市转向小城镇和乡村地区,出现了中心城区人口减少、产业外迁、经济衰落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内城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在人口的城乡构成方面,也表现出城市人口比重下降、小城镇和乡村人口比重上升的状况。在英国等欧洲国家,这种现象表现得比较突出。逆城市化发生发展的原因,包括城市的推力与小城镇、乡村的拉力两个方面。在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中心区大多会发生多种“城市病”。比如大气污染、水质恶化、噪声污染、交通阻塞、犯罪率居高不下等,导致城区居住环境恶化,一部分居民陆续向城市外围迁移。从小城镇和乡村的拉力来看,由于有了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即使居住在距离中心城区比较远的地方,但乘车进出中心城区还是非常方便的。小城镇和乡村能够给迁入者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现代化的信息服务更是缩短了城乡之间的差距。所以,在许多发达国家,中产阶级倾向于由城市核心区向外围小城镇和乡村迁移。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城市化科学认知城市
  • 上一篇:科学认知城市-城市空间结构与土地
  • 下一篇:科学认知城市-基本概念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