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山之西头,有一短堤伸入湖中,西端有一亭子,就是有名的吹台。因相传清乾隆帝巡游扬州时曾在此钓鱼,所以俗称钓鱼台。这座方亭临湖的南、西、北三面都有圆洞门。亭前湖面广阔,与对岸的莲性寺白塔、五亭桥隔水相望。亭的圆洞门各嵌一景,北洞可见对岸高丘上的方厅和大桂花厅,西洞直对五亭桥,南洞中屹立着白塔。运用这种借景手法,把远景收入洞年,各成优美的图案,引人入胜。
莲性寺白塔建于湖的南边,在造型上模仿北京北海琼岛的白塔,富有美感,代表北方园林气势雄浑的风格。这里原先无塔,传说清乾隆帝来游湖时对待从说:“这里多像北海的琼岛春阴呀,可惜就少个白塔!”当时有个性江的大盐商做盐商纲总,承办乾隆帝游览的一切,他为了讨好皇帝,拿出一万两银子贿赂皇帝的侍臣,取得了北海白塔的图样,在一夜之间就用盐包堆起了一座假白塔以供御览。随后又动用大量劳力,于短期内修建了这座白塔。
在绿树浓荫衬托中的白塔,古朴幽静。塔下筑台,有阶53级,出自佛典“五十三参”故事。台上塔座作束腰须弥式,八角四面,每面三皂,皂塑十二生肖像,象征周天十二时辰。塔身如蒜头瓶状,下圆而大,南向辟壶门。内空如窟,供一尊白衣大士造像,上锥而小,有层级十三,是为“十三天”,也是佛家典故。塔顶作宝瓶状,金顶华盖,系以青铜缨络,L金塔铃,耸于蓝天,高及白云,与五亭桥的黄瓦红柱,交相辉映。景色丽殊,令人叹绝。
五亭桥在莲性寺之侧,跨于瘦西湖上。这是一座很别致的拱形石桥,它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为巡盐御史高恒挟两淮盐业重资所筑。在十多丈长、二三丈宽的桥身上,矗立着五座亭子,中间一亭最高,南北各亭互相对称,拱出主亭。亭的顶部琉璃黄瓦青脊,金碧交辉。亭挑四角,系以金铃,风束铁马丁冬,铿然有声。桥下纵横有十五个洞,皆可通船。据说皓月东升时,洞洞都能看到月亮,倒映在湖面上则是金波荡漾,众月争辉,可与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相媲美。五亭桥构思奇巧,是我国园林桥梁建筑中的典型杰作。在桥上平远眺望,波澜不兴,东有“梅岭春深”缥缈水际,西有“春台明月”飞亮丹栏,南有白塔耸峙,北有“水云胜概”,全湖佳景,尽览无遗。又有春花秋月,夏雨冬雪,景色常新,而生不能尽览之憾。近年来,二十四桥景点恢复,又使五亭桥揽胜增添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