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小雁塔是唐代佛寺建筑的遗存。大雁塔在西安市南四公里处的慈恩寺西院,建于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唐玄奘取经回国后,从弘福寺移到这座寺里专译佛经,创立法相宗,并倡议修建大雁塔,贮藏从印度带回的经像。建塔时,他亲自担筐运送砖石。塔基仿照印度鞑榇[chèn衬]国佛塔的样式,作塔五层,最下一层作雁形。塔的最上层原来有太宗所作《大唐三藏圣教序》碑,褚遂良书写,称“雁塔圣教”,是书法中的精品,现嵌在塔下南门洞两侧壁间。大雁塔之所以著名,除了它是唐三藏放经的经塔以外,还因为这里地近风景区曲江,唐代诗人凡来长安,都要登塔凭眺长安风光,吟诗抒发感想。一部《全唐诗》中,与它有关的作品不胜枚举。这座塔在唐代还是进士金榜题名的地方。唐朝设科举进士,进士科最难考,录取人数很少。考中进士的人先在曲江举行宴会,叫做曲江会。然后集中到慈恩寺,推举擅长书法的人把考中者的名字刻在砖上。“慈恩题名”也成为后人爱模仿的一件风雅之事,现在慈恩寺中还可以看到不少题名的碑石。小雁塔在大雁塔附近,原来是唐代著名佛寺大荐福寺的佛塔,建于唐中宗景龙年间,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四角的密檐式砖塔,塔身宽度由下向上逐层递减,形成秀丽的流线形轮廓。这座塔经历过70多次地震,原高15层,塔顶震毁,剩13层。据底层门楣上明代人王鹤的题字说,明成化末年长安地震时,小雁塔从顶到底,中间裂开一尺来宽的大缝,塔身分为东西两半。到正德末年冉次地震时,裂缝一夜之间又合在一起。现在仍可看出明显的痕迹,游人到此,无不称奇。
隋唐时期的建筑,完整保留下来的不多,所以大雁塔、小雁塔弥足珍贵。此外,五台山的佛光寺和南禅寺,也以唐代木构建筑闻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