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震时间预报的某些经验方法
①异常持续时间t与发震时间T成正比例关系,如水化:T=kt。
②据前兆异常出现的时间。如在5级以上地震发生前,近震中的台站约半数以上会较早地出现倾斜固体潮振幅因子γ值异常,一般在γ值异常开始恢复后的1—4个月内发震;距震中较远的台站,往往在临震前出现γ值异常,异常开始恢复后较短时间内或异常发展过程中就可能发震。
③异常的趋势变化、突变、转折、时空转移的时间用于发震时间的中短临预报。如地电阻率(ρx)异常在地震前后各时段内的变化速率很不均匀。一般是开始变化较缓,后来加大,临震前更大,但在临震加速前有相当一段时间ρx的变化速率变缓。地震可发生在ρx的低值、高值处,或恢复过程中,某些强震前部分台站除趋势异常外尚记录到短临前兆变化;统计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异常开始出现的时间平均超前地震发生时间49天;异常突变和转折的时间平均超前地震12.7天,异常变化速率与幅度可能在临震时增加。所谓低点位移现象指地磁垂直分量日变极小值出现的时间(低点时间)在空间分布的异常特征。这种少见的异常现象与地震的发生有良好的相关性。可用于实际的地震预报。发震日期为异常日以后的第27天或41天(±4天),用它预报发震时间的效果较好;正常情况下,重力仪高频地脉动信息仅在0.2Hz(5s周期)处出现正常峰值,而在其他处无峰值。大震前48小时,重力仪高频地脉动在0.2Hz处出现幅度强化现象(若比正常幅度大三倍以上,在100公里范围内将有强震发生);或地脉动峰值不在0.2Hz处出现,而出现于0.15Hz或0.35Hz附近(在1000公里范围内将有强震发生),且不受台风的影响。当钻孔地应力、应变短期异常出现后,并出现应力、应变脉冲及方位突变,观测数据极不稳定,有阶跃或大幅度跳动等速率异常时,(跃变现象消失后)可能在数天内或数小时后发生地震。若把钻孔应力、应变趋势异常起始到开始回复的转折点称为异常发展段,转折点到发震的时间约为异常发展段的1.2—1.5倍;或趋势异常结束到发震的时间是异常持续时间的1/3(但多说在趋势异常后期发震)。此外,地震临近时,波速、b值、水化学等中期异常也开始出现异常形态转折或恢复;地倾斜转向等多种前兆方法出现准同步的短期新异常或多种趋势性异常出现准同步的加速变化;监测区域内地震活动出现短期变化,如前兆性震群的发生,缺震背景下的增强或增强背景下的平静,震情窗口、相关震区的显著变化;宏观异常的出现;各种异常的空间分布在中期异常的背景上出现收缩、集中现象;多种前兆项目准同步出现突发性异常后几天至一个月内发震的可能性较大,其中地电、水氡、水位等出现突跳异常后几天内就可能发震;在较大范围内的宏观异常的频次出现峰值后几天内发震的可能性较大。其中,出现大牲畜习性异常及出现地声、地光、电磁异常后几小时至几天内就可能发震;在前震活动密集—至平静后24小时内发生主震的可能性较大;气象要素异常及朔、望日等因素与当地历史地震的关系也可作为预测发震时间的参考。
④异常的数量。如随着地震的临近,地下水位异常的数量明显增多。
⑤异常的形态。如地下水位的脉冲—振荡型、自流—喷涌型异常及下降型异常的临震回跳往往是临震的重要标志;临近地震发生前,在发震构造或与发震构造有关的断裂带附近,可能出现地电场的半月功率谱密度异常现象,这是进入临震阶段的本质标志。
短期内强余震的预报判据。若余震序列出现密集—平静异常,当平静阶段持续数小时后,即可能发生强余震;余震序列b值下降或应变曲线加速后可能发生强余震;主—余震型序列的最大余震往往发生在主震后的三天内;在余震活动衰减的过程中,当震区附近再次出现地下水水位动态、水化学、地电、地磁等突发性异常和宏观异常后发生强余震的可能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