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震防灾对策而言,仅仅有对新建工程的设防与对现有建筑的鉴定加固是远远不够的。人、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在地震减灾目标上的协调与统一,在一定意义上需反映于城市综合环境的定向设计与改造上。此类意向若能在城建初期的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实现当然最好,其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就明确规定了编制规划时应符合抗震等防灾要求。但因如今城市的发展历史一般都较长,经济开发区内的一些规模迅速扩大的新兴城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也未意识到及早进行抗震防灾的重要意义,有关的规范与技术也落后于实际需要,故目前许多城市在规划设计阶段考虑抗震防灾皆不足,需要针对其现状编制抗震防灾规划。这有些类似建筑物抗震,能对新建结构进行抗震设防当然较为理想,对以往未设防的老建筑却也只好采用加固的方式了。抗震防灾规划包括长远的改造方案与地震应急对策。对10—20年规划期内的基本目标,规定为“逐步提高城市的综合抗震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保障地震时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使城市在遭遇相当于基本烈度的地震影响时,要害系统不遭受较重破坏,重要工矿企业能正常或很快恢复生产,人民生活基本正常。”也有人对这个问题分为两步考虑,其中将防御相当于基本烈度的地震影响的要求作为城市抗震防灾的第一道防线。由于基本烈度只是大体相当于50年内超越概率约10%的地震动强度,但发生超过这个预期烈度的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规划中除了考虑基本烈度外,尚应考虑50年内超越概率为3%左右的意外大震(大约比基本烈度高一度)的影响,并对它设置第二道防线,目的在于减少人员伤亡与重大经济损失,维持最基本的生产与生活条件,为抗震救灾与恢复重建创造良好的环境。
由于地震的发生时间有相当的不确定性,以至在规划的许多措施尚未实施之前就可能发生意外的大震。因此应在编制地震防灾应急预案时充分考虑如何增加城市抗震防灾救灾的应变能力。这除了需要在规定的情形(例如有关政府正式发布了强震短临预报时)尽可能地从物质、技术上消除隐患,采取防范措施外,更重要的任务在于组织管理、秩序控制、行为引导、应急心理改善与实用技能的基本教育、防止谣言、安排路线以及救灾指挥预备等方面。其目的在于尽可能地提高紧急防灾救灾的效果,减少损耗,防止灾情扩大,维持社会的安定等。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中可运用各种手段,如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等。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与构造、浅表地层、地貌、水文条件等的基础上对场地进行抗震能力评价,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对地震时出现滑坡、震陷、地裂、液化等地基失效或破坏现象的可能性进行分析与预测,及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场地分类等。二是对生命线工程、建筑物等方面进行震害预测,分析薄弱环节,划分与评价防灾、救灾结构区,圈出需要重点防范的、有较大地震破坏危险的或可能导致次生灾害的危险源。在这方面要区分一般与重点,对普通的建筑物可用分区、分类、抽样、类比等方法,“绘”其概貌;而对特别重要的建(构)筑物、关键性装置、设备、主干线等,宜用专门方法进行理论分析与评定。三是调查与评价强震防灾救灾环境,如避震疏散道路、避难场地,抢险救灾必需的物质、设备、工具与技术力量,交通、通讯网络、决策指挥系统等。四是人的情况,例如此城市人员的分布密度、职业结构、对地震的知识与减灾意识、管理者素质、有关的方案、规程、教育、技术、组织与决策管理体制等。然后还从这几个方面提出改造方案、技术措施与应急对策。待政府与抗震防灾管理部门批准与组织实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有其自身的独立性、完整性与系统性;却又要服从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城市性质、规模、功能等。在另一方面,抗震防灾规划中有关减轻城市地震灾害的对策、措施等又对城市规划有所制约。城市的功能分区、土地利用、场地选择、设防标准及有关专业规划等,都应符合抗震防灾的要求。
抗震防灾规划的基本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城市(或企业)概况、建筑与工程环境、地震地质环境、抗震防灾能力估计、主要薄弱环节、要害部位、规划原则、防御目标、防灾管理体制等。②抗震设防区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主要包括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影响小区划成果,地面震害预测,不同抗震程度地段的划分,不同地段对建筑结构的要求等。③抗震防灾对策。原建筑、构筑物、生命线工程、工业设备的抗震加固规划,无加固价值之老旧房屋的拆除,生产指挥调度系统与生命线工程的防灾对策,防止次生灾害对策,避震疏散场地、道路等防灾救灾支持网络的规划设计(包括旧网络的改造方案与扩展网络的合理化模型),医疗卫生系统防灾措施,防灾知识宣传培训等;④临震与震后早期的抢险救灾应急对策。建立临震救灾组织,主要生产系统、生命线系统震害、次生灾害的防止与应急措施,治安保卫、消防、医疗救护、关键岗位人员的守岗避震措施、生活区避震疏散措施等。⑤震后恢复规划。⑥规划的实施细则。包括实施规划需要的人力、财力、物力安排及落实等。各项规划内容,应考虑有预报地震与突发性地震两种情况,并立足于后者。抗震防灾规划技术的研究对地面运动参数预测、土层地震反应分析、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的综合评价方法以及各类结构与工程震害预测模型等方面的发展也有所促进。今后对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应继续制定必要的政策与技术指标,进一步开展生命线工程的防灾对策与应急对策研究,逐步建立城市抗震防灾人工智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