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66年邢台地震发生后我国正式制定并逐步实施了较全面的地震预报科研计划。从地震监测、大震考察、野外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室内实验研究等多方面对地震发生的条件、规律、前兆、机理、预报方法、对策等进行了广泛的探索。虽然与日本、美国相比,我国地震预报研究在仪器设备、观测技术、通讯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方面仍有差距,但我国积累了观测到的大量前兆异常资料,并从中取得了一系列的地震预报经验,逐渐形成了“长(数年至一二十年)、中(一至数年)、短(数月以内)、临(数天至几十天)的渐进式预报”思想;“震源形成及演变过程的追踪与区域应力场变化的动态监视相结合的思想”;“条、块、带、源、场、兆、触、震逼近思想”;“系统演化思想”等,进而研究了地震预报的判据、指标、方法以及技术程序。因此在地震预报实用化方面是世界领先的,成功地预报了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7.3级地震。较成功地预报了1976年5月29日云南龙陵7.4级地震和1976年8月16日松潘7.2级地震等,并程度不等地取得了减轻地震灾害的实效。尤其是海城地震预报的成功,在地震科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几乎可以说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大震前作出了公开的预报。
但地震预报是世界性的难题。我国大陆发生的地震大多属于板块内部地震。目前对它们的预报仍缺乏有效的理论与方法。我国地震工作者在这方面经过了近30年的艰苦探索,深知地震前兆的复杂性与短临预报的巨大难度。许多强震,尤其是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地震未能及时准确地作出与发布短临预报,未能使人们在临震前通过抗震防灾措施有效地减轻地震给灾区造成的惨重损失。重大挫折足以提醒地震监测预报工作者,对地震预报方法的认识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与错误,因此,决不能满足于已取得的一些成绩。其实直至目前,短临预报的有震报准率仍很低。而中长期地震监测预报,在地震活跃期内一般也仅可达30%左右的有震报准率。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目前预报的方法与经验也为进一步提高地震预报水平打下了基础。
进行预报先要能区分一些监测信息是否为前兆异常。比如,据每个异常的可信度、对应地震的情况所得到的单个异常评分和异常总体的总积分若能达到某一阀值,便可认为是地震异常。此外,在地震孕育、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地震前兆异常往往有某种组合关系,它们在成因上是相互联系的,在表现形式上符合一定的物理机制,在出现的先后顺序上也与许多强震的震前观测资料以及理论的或试验的分析大致吻合。如在中期阶段,一般是小、中震活动频度增高;震中区地面隆起且可能出现下降或波动,重力出现异常:b值下降;之后相继出现地震波速比下降;地电阻率下降;水氡含量增加;地下水位变化与断层位移量增加等一系列趋势性异常。若异常群体的特征与发展基本上符合上述物理过程,而相互矛盾的现象较少,可判断为地震异常。另外,大量震例经验表明,正常状态下的观测项目中也可有小比例的异常。虽然此类比例与台网密度有一定的关系,但中强地震的异常比例一般要明显高于5%—6%,多可达观测项的15%—30%以上。还应该注意到,地震前兆的种类、时间特征与空间分布可能因地区与地震类型的不同而异。因此不少异常现象与规律具有针对具体地震的“特定性”。
由于孕震过程具有阶段性,前兆异常在时间上也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特点,大体可区分为几个月至数年的趋势性异常变化和几天至几十天的突变,对于大地震,这种前兆异常的阶段性尤为显著。在空间分布上,近场的前兆异常相对集中于震中附近,在远场却较分散,或沿孕震、发震构造优势分布,具有较明显的不均一性;且在区域应力场中,不但可以产生与一个或多个与震源应力场直接有关的前兆异常(源兆),同时还可以伴随孕震过程而主要由其他构造活动产生前兆异常(场兆),且多个源兆之间及它们与场兆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及在时空上不断演变的复杂关系。孕震过程在理论上大体可分为:弹性变形、非弹性变形及破裂加速三个主要阶段。分别与预报实践中给出的长期、中期及临震阶段相对应。
长期预报是对某一地区今后数年到数十年强震形势的粗略估计与概率性预测。主要依据是对历史地震活动资料的统计分析,对现今地质构造活动(尤其是断层)背景、地震活动背景、其他地球物理场的变化背景、地壳形变(幅度、速率、方向等)的观测研究,并考虑到天体运动、地球自转等因素。通过断层活动与其他这些因素的组合特征及发展趋势,对区内的发震可能性及其变化方式进行分析,提出长期性的趋势预报意见。以此为基础,才可在监测力量较强、资料较多的地区进行地震三要素的中、短期定量预报。由于中国地域辽阔,监测与研究力量有限,因此在长期预报中就要有所侧重,注意强震的地震地质标记,如大地构造的边界带、新构造差异活动带、活动断裂带、断陷盆地、地壳厚度变异带、壳内低速层、地壳形变幅度、速度、强度大处等。强震多发生在活动断裂的端点、拐点、交点、闭锁点等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