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震中位置预报的某些经验方法
①一般说来,在震中周围多种前兆异常的密度、幅度与变化速率等都较大。如地下水动态异常的分布往往不均一、不连续地集中于一定的地区内,或呈条带状、丛状,其中在震中及附近地区异常数量、密度、幅度与变化速率一般都大于其他异常集中区。虽然在有异常集中区的震中距内也有广大的空间很少或几乎无异常出现,但从总体上说,随着震中距的增大,异常明显减少。有人统计近90%的异常分布于距震中400公里以内。对钻孔应力、应变趋势异常而言,似乎在500公里范围内出现异常对应着7级以上大震;6级以下中强震出现异常的范围一般为200—300公里,近震中处异常的强度较大,异常出现的时间也较长。区域地震活动相对集中区及断层活动、地壳形变异常区也可能是未来强震的发生区;相关地震区(带)的强震活动也有助于本区的强震预报。
②地震活动的空区、空段、条带及增强(或平静)等背景性异常图像及震源参数等的异常可综合用于判定强震危险区。若某一地区中部形成空区而周围地震活跃,则说明高应变积累的情况下遇到了岩石坚硬的闭锁区,形成了一个可能发生大地震的危险区。通常可用空区范围外的小震频度是否增加,或空区内外小震数的相对变化区分一个空区是孕震空区还是死空区,以小震震波走时VP和VS通过某地区时发生的波速比异常可用来判明该地区岩石特性的变异;据地震图上地震波振幅的衰减,可测定该区岩石的微裂隙程度,称为品质因子Q,但同样因震波传播途径上的介质差异及样本数少等的局限,测定的精度较低。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数量的小震样本,很多情况下会因大震前的小震平静期样本数的极度减少而使此类方法失效。一般来说,发震地点仍然是异常相对集中区,尤其是中、短临各阶段异常集中区的复合部位,微、宏观突发性异常频次高、密度大及振幅大的地区,前震活动区及其附近皆为可能的震中区。
③随发震时间的临近,前兆异常向未来的震中区迁移与集中。如随着发震时刻的接近,地下水动态异常往往由外围地区向震中汇聚。地壳应力的短前兆异常出现于长趋势异常后期或结束后,其突出特点是:速率异常,主应力方向偏向震中;其最大主应力量值由多台逐旬圈出等值线,终将圈于震中区,或据多类短期异常的空间收缩特征可缩小预报范围。
④震中区前兆异常持时可能较长,如对同一强震的ρx长趋势异常持续时间而言,距震中近的较长。
⑤震中区趋势性异常可能出现最早。如在一批钻孔应力、应变出现短临异常的台站中,异常出现早的地区可能是震中区。在中强以上地震发生前,近震中台站约半数以上会出现倾斜固体潮振幅因子γ值异常,且异常出现的时间一般比距震中较远的台站早几十天至几个月。
⑥某些项目震中区前兆异常可能具有特殊的形态。如地下水动态的自流—喷涌型异常及下降型异常的临震回跳之类的异常形态在未来震中区比其他地区突出。
⑦其他。例如,据钻孔应力、应变趋势异常预测发震地点可用主应力交汇法。
强震后发生响应地震的地区今后可能发生强震。这可据强震活动相关区与强震迁移规律,结合多种宏、微观异常的出现与发展情况作进一步的预测。
无论是强震震级、发震时间还是震中的预报,都应注意到,由于地震前兆现象非常复杂,前兆异常与地震之间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前兆现象的复杂性表现为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地震前兆异常的差异性,前兆异常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以及长、中、短、临异常的多样性等。前兆异常与地震关系的不确定性表现为有异常有地震与有异常无地震或无某些类型的异常却有地震等现象共存;同一类异常在某次地震前出现而在另一次地震前却不出现,或虽出现却表现为不同的特征,或与其他因素的动态关系具有非一致性等。迄今还没有发现任何一种前兆在所有中强以上地震前都出现,也未发现任何一种前兆异常在它出现后都有地震。比如,几乎不可能寻找到在各地区皆可反映震兆变化的某种水化组分;或同一观测点的水氡在某次地震前有前兆异常,但在附近另一些地震发生前却无变化。因此,地震预报的准确率很低。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大量新的数学方法在地震综合预报中的引进,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地震综合预报从经验性预报发展到具有一些定量指标的概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