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如何理解高中地理必修二的内容体系
第一课 怎样认识高中人文地理学必修部分的结构
1.实验区的老师是如何认识人文地理的变化的?
第一是突出了我们地理学科的特色,那么在原有的必修教学中主要是经济地理方面的内容,但是更多的像人口、城市内部结构,包括地域文化等等一直没有涉及,那么这次新课程可以说将这些内容都涵盖在内,那么相对于自然地理的内容来说,我们这次可以说地理教学突出了人文关怀,那么第二点感受新课程更贴近了学生的生活,那么包括像人口迁移,地域城市内部结构,以及交通对商业网点的影响等等这些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他学到的东西是他亲身经历的,他看到的,听到的。贴近了他的生活。第三点是加强了国情的教育,那么国情的教育可以说是我们地理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咱们一个特色,那么像人口教学,这次又回归到我们的必修内容中,对学习树立一个正确的人口观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包括还有像资源观,环境观,这些一直贯穿了整个人文地理教学各章节中的始终。
现在它特别好的体现了学生要学习就是对自己终身有用的地理,所以像一些原理性的东西或者是特别强的规律性的东西可能不是现在教材能涉及的重点,而它更重要是引导学生观察身边中的人文地理的社会现象,然后把这些现象展示出来,让学生知道我们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东西,它大体上是因为什么,而具体的比较深层次的原因就不是现在高中学生它需要去研究的重点,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变化。举一个例子说比如说过去工业、农业都是很长的篇幅,包括地域联系是一章的内容,但是现在每一部分都变成了一节,这样内容整体上显得相对的连贯。而且它更强调的就是说对它宏观上整体的把握,比如说农业我们理解了它的一个区位,一个地方怎么分析?但是具体的世界上究竟有哪些?然后每个地方就不需要学生一个一个去,因为他可能很少遇到那些特别具体的类型,包括工业也是一饮,所以我觉得这是跟原来一个特别大的区别,这样对学生负担相对来说它记忆型的东西相对要减少,然后在教学中就需要引导他理解,需要对一个规律现象的把握,我觉得这个现在是在加深,这个对老师也提出一定比较高的要求,这是跟过去差别比较大的一点。
现在在老师们当中,无论是从这个教学理念,还是对人文地理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他们都感觉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那么这些都是我们值得特别注意的。
2.从人文地理学那个大的体系来看,他包括了很多内容,比如说有这个经济、人口、聚落、旅游、 政府、社会、文化、行为等等。但是在我们必修谋划二当中,只选择了其中一部分的内容,那么这种的选择他有什么样的依据和背景呢?人文地理课程标准的制定,是如何设计和选择的?
我们这次课程改革,课标没有拘泥于这个地理学这种系统划分。而是非常精炼地从人文地理学当中,选出了若干个内容,提炼出来的三个主题。这三个主题是人口和城市,还有生产活动和地理联系,人类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因此说呢,这样一个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个体验,同时也简化了中学教学的这个教学内容。同时还使得学生知道地理学的涉及的方面是非常广阔的。课程标准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出发,提炼出三个主题:人口与城市、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人类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3.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文地理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虽然学科发展的基础和社会背景不完全一样,但是目前中外学者们认同的人文地理学研究内容是一致的,主要分为一横一纵。所谓一横是指人文活动的空间特点和人文活动之间的空间联系。例如,西单商场规模有多大,西单商场的规模与其他商业网点规模的关系。再如,北京动漫人才的吸引范围,以及其他城市对动漫人才的吸引对北京的影响。一纵是指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譬如黄土高原地区人类活动对土壤侵蚀影响;不同自然带粮食生产能力的差异。(吴传钧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有中国的地理学特色)。在中国,后一种研究比国外更受重视。课标中地理2的三个部分将一横一纵体现得比较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