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实例:《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学设计
珠海市第一中学 杨金燕
一、课标解读
1.本节教材对应的课标要求
标准: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活动建议:开展一次模拟活动,扮演角色,交流看法
2.《课程标准解读》对上述课标的阐述
1)这条标准是要求学生通过实例的分析认识:产业的转移对产业迁出区和迁入区地理环境不同的影响。
2)发生产业转移有多种原因。
第一种情况:因为当地的环境、资源等问题而将当地的产业向其他区域转移。如美国东北部的产业向西、向南转移,这样的产业转移对迁出区来说,可能有利于环境的改善,但若不注意发展其他产业,也可能造成就业问题。
第二种情况:因为要寻求新的市场而发生产业转移。如台湾产业向祖国大陆转移,这种转移可以增加迁入区的就业机会。
第三种情况:为实现地区内部产业布局的均衡发展,以发达地区带动其他地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如广东省政府提出将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山区转移的战略;并期望通过这次产业转移,在山区建立若干专业性强的地区性工业园,逐步形成区域产业集群。
3)本条标准的重点不是讲产业如何转移的,必须抓住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个核心问题,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观点的教育。
4)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按课标建议,组织、指导学生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一次模拟对话活动。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内容评解
人教版教材是以东亚地区为例讲述产业转移的有关内容,按教材编排体例,共涉及四方面内容,一是介绍产业转移的概念、二是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三是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四是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人教版教材除正文之外,还借助大量的“思考”、“活动”、“阅读”等形式来阐述教材的重点内容,在教学中必须要很好的利用这些内容,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之上,利用这些案例、思考题或活动内容加以补充,从而突破重点。教师在利用这些内容时可以灵活处理,根据需要调整顺序,调整思考角度。教材知识结构如下: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分类、转移的基本规律
2)运用案例,分析理解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学会利用图表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2)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
3)通过模拟活动,表达、交流、反思对“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这一问题的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2)通过“对珠三角产业转移”案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
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教师引课,提出学习目标
人类的各种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区进行的,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平衡,使当前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和互相依赖程度空前紧密,产业的空间移动日益突出。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产业转移将会日益广泛和活跃。本节课将探讨产业转移的有关内容,这部分知识也将是高考的热点内容之一。
本节学习的重点是结合珠江三角洲、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大量具体资料,逐一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及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分工与合作、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2.学生活动
阅读图5.7“我国三家境外投资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思考、讨论:
(1)分析青岛纺织厂、北京汽车厂、深圳服装厂的区位优势,并进一步分析吸引三家境外企业在这些地方投资办厂的主要原因?
(2)比较三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这样布局的原因是为什么?
要求达到的学习目标
(1)复习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并能根据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2)分析得出吸引三家境外企业在这些地方投资办厂的主要原因是: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庞大的消费市场等,为后面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打下伏笔。
(3)引导学生分析这种布局的原因:为了选择原料供应、产品加工和销售的最佳区位,减少生产成本,获得最佳效益。为后面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打下伏笔。
(4)引出产业转移的概念
3.教师归纳、总结
第二部分:案例分析
案例一: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
1.选取此案例的原因:1)珠江三角洲使大家熟悉的家乡,既能结合乡土地理的学习,又能给学生以亲切感;2)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3)在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内容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对进一步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影响因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打下了基础。
2.案例材料: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珠江三角洲的第一次产业转移始于改革开放初期。香港传统制造业大量向珠江三角洲转移,如服装、纺织、塑料制品、电子元件、金属和非金属制品等,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处于较低产业水平。这种产业转移是由当时珠江三角洲经济低水平发展状况决定的,也是珠江三角洲参于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这次产业转移,使珠江三角洲的环境污染加重。第二次产业转移始于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过近20年的发展,经济上了一个大台阶,生产成本也大幅度提高,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珠江三角洲的生产成本已经处于相当高的水平。因此,珠江三角洲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是必然选择。通过大力引进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初步确立了珠江三角洲在华南经济圈的中心地位。加之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环境质量开始好转。随着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尤其是产业的广泛升级,当地有相当一部分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一带逐步转移,通过产业转移,在广东边远地区将形成现代化产业及群。这对于加速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缩小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济差距,具有重大意义。
材料二:教材第四章第二节图4.20“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的增长”、图4.22“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的升级”
3.案例分析的目标要求:(1)分析珠三角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条件?(2)改革开放初期,香港制造业大量向珠三角转移,其原因是什么?这种转移对香港、珠三角地区的影响分别是什么?(3)根据材料分析:珠三角地区经历的第二次产业转移表现为哪几个方面的变化?在这次产业转移中,台湾以资讯产业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大规模在珠三角投资,为什么?吸引台商投资的区位因素是什么?这次产业转移对台湾当地、珠三角地区和广东边远山区分别带来哪些影响?(4)通过两次产业转移,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的分布有了哪些变化?(5)根据以上材料尝试概括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提示:从地域分布、产业类型来概括)(6)尝试概括产业转移的原因、影响因素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4.案例分析的教学过程
(1)学生活动:阅读案例,分小组讨论
(2)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表达看法,并将有价值的观点在黑板板书。
(3)学生模拟活动
学生模拟产业移出地和产业移入地的居民,讨论产业转移对“产业移出地”和“产业移入地”的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并完成下表。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区
影 响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业移出地
产业移入地
5.教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学生讨论中要加强引导,学生在表述讨论要点时教师要注意板书,以便发现问题和为补充内容做准备
(2)在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中,预计劳动力因素、市场因素、国家政策、地价等因素学生可以分析得出,“内部交易成本因素”估计需要老师补充,要做好准备。
(3)在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中,预计“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等几个内容学生比较容易分析得出,也较容易理解。老师需要补充讲解“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案例二:日本的产业转移
1.选取此案例的原因:.本节教材涉及的内容、地区繁多,很多内容的呈现与突破借助了“思考”、“活动”、“阅读”等形式。其中课本95页图5.8、97~98页“活动”、98页图5.12、100页“活动”都与日本这个国家有关,可以将这些资料重新编排、组合,形成新案例“日本”。通过学生对这些内容的思考、讨论活动及教师的讲解,更进一步的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影响因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内容。并与珠三角产业转移对比分析。
2.案例“日本”资料的呈现顺序建议:由于有关日本的资料是零星分布在教材中,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安排教学顺序,并提出相关问题。
(1)95页图5.8“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国的变化”
需要讨论:20世纪50年代之前日本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区位优势是什么?为什么在60~70年代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日本发生转移?
(2)98页图5.12“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工业结构的调整”
了解日本工业结构的三次调整,思考工业结构调整对其产业转移带来了哪些影响?
(3)97~98页活动“日本近一段时期产业向国外转移的原因分析”
分析日本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产业转移对日本的影响
(4)100页“活动”、图5.1“日本产业转移影响举例”
进一步分析产业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法
3.学习方法建议:这部分内容教材是通过大量的图表、活动来呈现的,学习中教师要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线,加强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
第三部分:师生总结
1.概括归纳产业转移的概念、影响因素、产业转移的原因、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学生和老师评价本节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各小组的表现,表扬优点,提出不足
3.教师引申:不同区域由于区位条件、资源、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等情况不同,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同,在产业转移中所处的环节、地位、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因而在分析不同的案例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以照搬“珠三角产业转移”和“日本产业转移”这两个案例的所有内容。
第四部分:课堂巩固练习
四、课外拓展材料补充
产业转移的两个基本条件
1.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并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
2.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存在差异,因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主要发生在较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有了更高级别的产业类型后,原有比较落后产业的比重就会逐渐降低,不发达地区往往就成为这些较落后产业的接收地。
近十年来我国的产业转移
(一)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迁移
原材料价格、工资与地价水平、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会导致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沿海地区的企业为寻求廉价资源和低成本,会向内地迁移;同理,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开拓市场,发达地区的企业会向欠发达地区迁移。这种类型的产业转移,在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同时,也会由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高耗能和高污染企业的迁入,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二) 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大陆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投资环境的改善,台湾的一部分产业大规模转移到大陆,例如机电、IT、化工等行业。廉价的劳动力、众多的发展机会、广阔的市场空间,对台商有很强的吸引力。台商大举投资办厂,加速了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三)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机群效应
为了实现地区内部产业布局的协调发展,以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实施区域内的协调发展,区域内部的产业转移现象也经常发生。发达地区将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向区域内相对落后的地区扩散,已逐渐缩小地区差别,从而在区域内部达到平衡。近年来随着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尤其是产业的广泛升级,当地有相当一部分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一带逐步转移,通过产业转移,在广东边远地区将形成现代化产业及群。这对于加速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缩小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济差距,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吸纳国际产业转移的前景和对策
我国是吸纳国际产业转移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我国利用外资连续10多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我国吸收的主要是直接投资建厂的绿地投资,占世界绿地投资的1/4,占发展中国家绿地投资的1/3以上。大规模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了相关产业发展。比如,电子信息产业靠外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信息产业增加值和出口中,外资企业分别占2/3和4/5以上,2003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1.88万亿元,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
我国吸纳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在于市场和成本。跨国公司看重我国巨大且成长性好的市场、大量熟练劳动力和科技人才以及广阔的经济增长前景,因此,美国科尔尼公司连续两年将我国评为跨国公司投资首选地,联合国贸发会议2004年的评价也是如此。特别是我国高成长性的大市场,对跨国公司吸引力空前提高。不少企业的投资目标正在由过去的加工组装和出口导向为主,转向在中国销售为主。摩托罗拉高层认为中国是最有增长潜力的市场,爱立信、英特尔、思科、新加坡电信等对中国市场都高度重视。日、韩企业也不甘落后,据调查,790家在华日资企业计划到2005年将把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比例提高50%以上,31%的韩资企业希望在中国内销或转口。
与此同时,不少跨国公司认为,中国的劣势主要在于软环境。一是知识产权保护较弱,阻碍了高新技术研发环节向中国的真正转移。二是体制效率较低,行政透明度不高、政策变动频繁、创新创业机制不完善等,导致交易成本偏高。三是国内市场不够统一。一些外国政府部门和企业界均反映,中国一些地方竞相攀比优惠政策,纷纷对外宣传自己的优惠政策最好,使外商感到中国政策不统一、不透明,让他们无所适从。中国市场分割较严重,不利于发挥市场规模巨大的优势,资金在省际、市际流动困难,给投资和生产经营带来极大不便。
权衡优劣,我国吸纳国际产业转移的前景依然看好。目前,国际产业转移还有很大的空间,特别是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转移方兴未艾,蕴藏着巨大的机遇。预计到2010年,全球外包市场将达20万亿美元,是1993年的4倍,是当前跨国公司产值的5倍。国际数据公司预计,美国IT业转移到海外的职位比例,将从2003年的5%飙升至2007年的23%。我国在市场、成本、发展前景、配套能力等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并将维持相当长时期,这有利于我国扩大吸纳国际产业转移。我国在吸纳制造业转移方面已成就斐然,虽然承接软件外包起步较晚,但增速很高,2000―2003年,年均增长超过70%,2003年达到20亿美元。美国加特纳公司预言,中国将在2007年后成为继印度、菲律宾之后的第三大国际项目外包基地,是新兴的外包中心,具有成为“世界办公室”的潜力。
面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简而言之,宜扬我所长,补我所短,创造综合竞争优势,吸纳更多生产要素向我转移,加快我国的发展进程。第一,应当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大力改善知识产权、行政、法律等软环境。 第二,应当高度重视吸纳服务业外包,加强对高技术产业的支持。 第三,应当高度重视国内市场广阔的优势,提高利用国际产业转移水平。 第四,应当高度重视化解国际产业转移中的矛盾,促进共同发展。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刘恭祥教授谈:教学中运用案例分析方法的意义
1.案例教学有利于改革传统概念教学
2.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案例教学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4.案例教学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会沟通与合作
5.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首都师范大学林培英教授谈:高中区域发展教学中为什么要使用案例教学?
1.有助于掌握地理原理和地理方法(深层的)
2.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 (自主的)
3.有助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能力(开放的)
4.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搭建桥梁(互动的)
5.理论联系实际的(情境的)
6.换位思考(情感的)
案例教学意义:
1.能使学生对复杂的实践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2.能丰富和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
3.能发展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力
4.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
5.能实现教学相长
二、地理案例分析方法的实施
(一).地理案例的选编:——是实施案例分析方法的基础和前提
案例是一种特殊的文体.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客观性
典型性
时代性
教学性
多样性
可行性
(二)地理案例的运用
1.提供和呈现地理案例——注意呈现的形式和时机
呈现的形式——如印发文字材料、教师描述、多媒体展示、模拟再现实际情境、学生表演等
呈现的时机——例导型(即先“案”后“理”)、例证型(即先“理”后“案”)、例说型(即“案”“理”同步)、复合性(“一案多理”、“多案一理”)
2.分析和讨论案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其实质是将案例的情境与相应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以揭示案例与所学原理之间的联系
操作程序:个人体验——小组讨论——指导分析(对比分析、变式分析、延伸分析、反证分析)
教师的作用——启发、引导、组织、调控,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创造性学习
学生——是分析、研讨案例的主体
3.总结和评价案例——是对案例教学的概括和升华,一般由教师来完成。案例总结方式有:纲要式总结、提高式总结、矫正式总结、悬念式总结.
案例分析方法教学设计实例一: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探讨
杨金燕(广东省珠海市第一中学 519000)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高中地理必修三模块的核心内容,从课程标准来看,这一部分内容的各条标准都要求“以…为例,分析…”,由此可以看出必修三模块的教学是典型的案例教学方式。如何选择和应用案例,以及应用案例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与探讨的。《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一章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这一教学内容的首篇,通过对这一章的教学设计,以期对案例分析法有一个认识。
一、课标解读
1.本章教学内容对应的课标要求
(1)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2)活动建议:调查家乡一片荒废(或利用不合理)的土地,探讨这片土地荒废(或利用不合理)的原因。如果这片土地让你来规划开发,你将作如何打算?为什么?
2.课标的阐释
(1)本条标准要求以某一区域为实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课标中所谓的发展问题也是指由环境而造成的阻碍区域发展方面的问题,而不是讨论该区域所处地理位置等对发展的影响。不同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不尽相同,对区域的影响也必然不同。
(2)一个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常常与森林、草场、水资源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关,因而尽管课标中没有要求分析原因,但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发现产生环境和发展问题的症结,从而有助于找到环境综合治理的有效对策。
(3)不同的环境问题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理方法,但在某些方面也有共同点,如“立法”、“加强管理”、“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境意识”等。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内容评析
人教版教材按照课程标准要求采用案例的方式呈现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这一教学主题。典型案例共包括三个,涉及三类环境问题及若干个典型区域(如表)。
章节
环境问题
典型案例
其他案例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1.非洲萨赫勒地区的土地退化
2.前苏联垦荒区土壤风蚀问题
3.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
第一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亚马孙热带雨林
西双版纳的雨林生态农业
问题
研究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
典型案例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危害及解决对策等,教材除有正文介绍之外,并且借助大量的“活动”、“思考”、“阅读”等形式来阐述教学内容。同时教材对同一环境问题还采用了不同区域的案例进一步进行说明。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处理,根据需要调整案例顺序及思考角度等,充分利用好这些案例、思考题、活动等内容,从而突破重点。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主要的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类型及典型代表地区。
(2)运用案例,尝试分析某一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危害及解决对策等。
(3)掌握“典型案例——一般规律——其他案例”的案例分析方法,归纳“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一般研究规律及研究角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找资料、读取图表等,学会获取、利用、表达信息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2)通过分组学习的形式,尝试和掌握小组合作、组间交流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2)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以及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基础知识
1.开题
教师引课,展示课程标准,呈现本章的学习目标,提出本章的学习方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
2.学生活动
阅读教材目录章节,思考、讨论:
(1)什么是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常见的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有哪些?
(2)以我国为例,说明各类型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主要发生区域。
要求达到的学习目标:
(1)理解区域的含义、环境问题的内涵、发展与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
(2)理清常见的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类型,并能举例说明在我国的典型分布地区。
第一种类型:如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黄土高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等
第二种类型:如森林、湿地、水资源、草地资源、矿产资源等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寻找人教版教材的主要案例,并展示其他版本教材所选案例
教材
所选案例
人教版
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2.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3.湿地的开发与保护—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
湘教版
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中图版
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2.洞庭湖湿地恢复与可持续发展
鲁教版
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4.师生归纳、总结
(二)典型案例分析——荒漠化的防治
1.选取此案例的原因
(1)荒漠化是当今世界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此环境问题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2)学生所使用的人教版教材通过四个小案例剖析主题,包括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非洲萨赫勒地区的荒漠化问题、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及前苏联垦荒区的土壤风蚀问题,案例涉及古今中外多个地区,每一案例侧重的角度有所不同,资料翔实,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主题。
2.案例分析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
(1)理解荒漠化的概念、主要表现形式、荒漠化实质。
(2)通过对四个不同区域荒漠化案例材料的阅读、信息的提取,分析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危害、解决的措施等问题。
(3)通过对四个不同区域荒漠化案例的分析对比,找出荒漠化问题中的一些共性特征。
3.案例分析的教学过程
(1)教师引导学生翻阅教材,明确教材中有关荒漠化的四个小案例: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非洲萨赫勒地区的荒漠化问题、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前苏联垦荒区的土壤风蚀问题。学生自愿组合分成小组,自愿选取所要研究的小案例。
(2)学生阅读案例材料,小组讨论。
(3)各小组自主发言,相同案例小组之间相互补充,并将主要观点在黑板上板书。
(4)师生共同挖掘不同区域荒漠化存在的共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