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自然灾害与防治”的内容分析
一、“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进展迅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但是仍然没有摆脱自然灾害的羁绊。频繁出现的自然灾害降低了人类社会前进的速度,减少了国民经济总产值。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的挑战摆在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面前。认识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发展与分布规律,重视环境保护,预防灾害,尽量避免自然灾害的产生,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及损害程度,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选修模块5“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学习这个模块将使学生掌握自然灾害的一些基本知识,了解影响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概况,理解自然灾害与环境的关系,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培养防灾减灾能力。
二、“自然灾害与防治”的内容分析
“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模块分为“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与环境”和“防灾与减灾”四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有相对独立的内容,但它们之间却有密切联系。其中“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是基础知识,“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多实例,“自然灾害与环境”侧重理性认识并培养科学方法,“防灾与减灾”是最终目的。
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有关基础知识(类型、特点、分布等),并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在以往的《教学大纲》与教材中,与自然灾害及其防治有关的内容多呈零散状态间断出现。本次地理《课程标准》将“自然灾害与防治”作为一个较独立、完整的模块,这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新亮点。既然如此,建立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做支撑十分重要。自然灾害的基础理论知识很多,如:自然灾害的概念、类型、外在特征、成因及内在规律、分布规律、危害性、一般对策等等。基于“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本部分在诸多自然灾害基础知识中选择了与高中学生所见所闻、息息相关,又与其知识能力和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内容。
目前,人类活动对周围环境,包括自然灾害,施加了多方面影响,后果不一。人类从种种残酷现实中,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在人类活动中趋利避害、扬长避短的重要性。因此,《课程标准》把“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作为学习目标。这个学习目标突出了人地关系,十分重要。要使学生认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之一——自然灾害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种影响对人类本身而言,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特别要使学生认识到:由于人口的剧增,增加了地球的负载量,人为灾害与人为诱发的自然灾害不断增加,从而加深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义,寻求达到化害为利、趋利避害目的的途径。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课程标准》对我国自然灾害地理规律的学习主要选择了两部分内容:一部分从空间分布角度,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另一部分选择了几种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对每一类自然灾害有所侧重地分别分析其成因、发生、发展和主要危害。
掌握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进行自然灾害综合区划,制定相应自然灾害防治规划;在不同地域制定防御自然灾害的对策,作好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报工作,加强灾情教育都有重要意义。了解自然灾害的分布应属于区域学习的一项内容,宜采用综合、比较的学习方法。
在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分布的基础上,继续认识自然灾害的成因,发生过程及其危害很有必要,将使学生对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理解更全面、深入。虽然自然灾害类型很多,但是,《课程标准》只选取对人类影响较大的几种类型加以认识,如地质地貌灾害中的地震、泥石流、滑坡;气象灾害中的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生物灾害中的虫灾、鼠灾等。《课程标准》对每一种自然灾害的认识有不同侧重:地震、泥石流、滑坡等主要简述其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重在分析其形成原因;虫灾、鼠灾等则列举其主要危害。
3.自然灾害与环境
自然灾害发生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与该区域中的自然要素、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共同组成区域性环境特点。《课程标准》抓住自然灾害区域性环境特点,将其分作两方面来认识:一方面,从时间和空间角度认识同一自然灾害的区域差异;另一方面,从自然要素、人类活动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的角度,理解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区域性特点的形成是因为在地理区域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因此,在了解自然灾害的类型、特点、分布、成因、发生过程及其危害后,认识自然灾害的区域差异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要完成该学习目标,应引导学生掌握地理比较的方法。比较属于地理思维能力的范畴,它是认识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比较,可以得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共性和差异性,可以弄清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性及内在联系,并加深对不同区域特征的认识,从而有助于认识形成自然灾害的自然要素、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由于不同地域内的自然要素、人类活动有差异,加上各自然要素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因而同一自然灾害在不同地域会产生多方面差异。《课程标准》所选择的主要比较内容是同一自然灾害在不同地域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及各种关联性灾害损失程度的差异。
自然灾害的种类、分布、危害程度与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什么样的环境,就孕育有什么样的灾害。因此,“认识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就成为《课程标准》设计的学习目标。《课程标准》所指“自然灾害多发区”应是某一主要自然灾害频频出现的地区,或是多种主要自然灾害比较集中的,交替频发或叠加频发的地区。由于各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要素很多,这些要素之间又呈现错综复杂的关系,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结合实例,突出自然灾害多发区中,与灾害关联密切的主要环境要素所形成的环境特点。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指自然灾害多发区内,各种地理要素的综合效应,其中离不开自然灾害多发区内人类与各环境要素的关系,离不开人类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这一深远目标。因此,在有关本部分内容的教学活动中,要注重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
4.防灾与减灾
本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了解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知道地理信息系统等高科技手段在防灾减灾中的重大作用。
由于自然灾害的广泛性与不可避免性的特点,使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时常要面对众多自然灾害,也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同自然灾害斗争的历史。因此,结合对自然灾害的教学活动,应该把“掌握一些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作为一个学习目标。对这一学习目标,应让学生从两方面理解,就是面对自然灾害,政府应该做什么工作?个人应该采取什么应急措施?加强灾害管理法制建设和健全防灾减灾规划管理,是灾害管理的重要任务,这就是政府要做的工作。防灾减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政府的领导,也需要广大社会公众的参与;既需要深入开展灾害科学研究,也需要普及科学知识,掌握一些应急避灾救助常识。
自从上个世纪,联合国开展的“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和随之开展的“国际减灾战略”活动以来,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被联合国称为“开展减灾活动最好的国家之一”。回顾我国人民在防灾减灾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坚定与自然灾害抗争的信念,都具有重大意义。
无论是对于本部分的学习还是对整个“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的学习,进行科学观念教育都是很重要的学习目标。课程标准为实现本学习目标而选取的内容限定在“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和“展望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两方面。减轻自然灾害的基本途径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防灾、抗灾、减灾的诸多领域中,寻求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认识灾害间的联系,都要建立在科学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目前,人类对自然灾害的研究,已经使用了一些现代前沿科学理论和方法;在教学中,应使学生认识到,随着对自然灾害研究不断深入,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地理信息系统、现代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高科技手段的日臻完善,必将使防灾减灾手段更加先进,灾害损失大幅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