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联系到世界粮食形势,也不容乐观。首先是世界粮食产量跟不上人口增长。例如1985~1995年间,粮食产量由20.07亿吨增至20.64亿吨,净增量仅0.57亿吨,而与此同时人口却增加了9亿人,人均粮食由415公斤下降到378公斤,全球饥饿和营养不良人口由5.5亿人增加到8亿人。发达国家由于政策原因控制粮食生产,控制粮价下跌,而发展中国家因缺乏资金和技术投入而粮食减产,于是全世界的谷物生产年平均增长率由60年代的 3.6%,降至 80年代的 1.8%。随之,世界粮价大幅度上涨,例如 1995年 9月底世界每吨小麦价199美元、玉米133美元、大米370美元,比1994年同期上涨25%~37%。预计到2010年时,粮价将比1992年时大米涨价2倍多、玉米将近2倍、大豆涨1.8倍。世界谷物储备急剧减少,1985年库存4亿吨,1995年下降到2.65亿吨。世界粮食安全系数(指粮食库存结转量占下年度粮食消费量的百分数)下降到1996年的14%~15%,已低于安全临界点(即满足2个月的消费量)的17%~18%,以致世界粮食贸易徘徊不前,1995年谷物出口量仅2亿吨,低于10年前的水平。由此可见,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只能依靠自身的资源基础,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立本国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立足国内为主解决粮食问题。
据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Leister Brown)预测,到 2030年,中国谷物产量将下降1/5。需要从国外进口 3.78亿吨粮食以补不足,而目前全世界粮食贸易量仅2亿吨,于是他在 1994年和 1995年两度发表《醒世呼唤》(Wake-up Calls)报告,提出“谁将养活中国”问题,引起了中国和国际有关人士的关注和议论。
判断中国未来粮食形势,存在着两种不切实际的观点:一种是盲目乐观,认为中国粮食不成问题;另一种是悲观论调,认为中国迟早将发生粮荒和危机。事实上,世纪之交的中国,在粮食领域是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同在,机遇和挑战共存。比较乐观的估计,根据中国农业资源拥有量和对土地承载力的研究,认为在高投入的水平下,有年产7~8亿吨粮食的潜力,只要指导思想对头,各项措施得力(主要是严格控制人口、保证对农业高投入),是能够解决16亿人的吃饭问题的。而据比较谨慎的估计,认为耕地逐年减少,后备耕地资源潜力不大,中低产田改造艰巨,由于气候限制复种指数可能提高不多,如完全依靠耕地来养活16亿人比较困难,出路是大力发展草原牧业,增加草食家畜肉类,大力发展海洋和淡水养殖业,减少对耕地的压力,还要大力提倡爱惜和节约粮食,如此开源与节流并举,庶几可以养活16亿人。
针对西方有人预言中国政府解决不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国政府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名义于1996年10月24日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指出:未来几十年,中国虽然面临耕地少、人口多、粮食需求压力大的现实,但也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有解决粮食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政府和人民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粮食供给问题。中国政府将继续严格执行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推动农业经济体制和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促进粮食综合性生产能力的稳步提高。中国立足国内解决粮食供需平衡问题,并不排除利用国际资源作为必要补充,但只起品种、丰歉调剂和区域平衡的作用。实践将会向世界证明:中国人民不仅能养活自己,而且还将使自己的生活质量一年比一年提高。中国不但不会对世界粮食安全构成威胁,还将为世界粮食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在中国,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是解决粮食供需问题的基本方针。在正常年景下,粮食自给率不低于95%。事实上中国进口粮食数量有限,如1995年进口外国粮食仅相当本国生产量4.66亿吨的0.45%。净进口量不超过国内消费量的5%。目前一些主要农产品如大米、小麦、大豆、生猪、油料、棉花等的国内市场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中国为弥补不足起见,已进口这些农产品。今后中国将适当增加进口量,这是一个无可挑剔的正常情况。中国东南沿海地带人多地少,在必要补充时或为调剂粮食品种起见适当进口外国粮食,这既便于运输、又省力而经济,应该说是明智的政策决定,而且也有利于世界粮食市场。粮食安全是个全球性问题,也是关系到每一个国家经济战略全局的重要问题。中国从基本国情出发,确立并实现的粮食战略目标是:以国内生产基本自给为主,少量国际市场调剂为辅。中国粮食进出口只对国内供应起到微调作用,不会构成对国际粮食市场的压力。按照国际惯例,一国粮食自给率在95%左右,即为自力更生地解决了国内粮食问题。从长期趋势看,中国粮食贸易将由有进有出转变为进多出少格局,到21世纪上半叶粮食进口量可能达到国内需求量的5%~10%,仍在适度风险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