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水资源的污染情况日趋严重
水资源包括二个方面,即水量与水质。对各种水体的监测表明,中国水体污染,严重地威胁着我们的生存。
1.河水的污染情况
若从河流天然水质来看,全国大部地区的水质是相当好的,河水的矿化度和总硬度都比较低。在主要河流中,河水矿化度和总硬度最大的是黄河干流,矿化度为300~500毫克/升,总硬度一般为85~110毫克/升,但仍属于中等矿化度的适度硬水。矿化度超过 1000毫克/升的高矿化度河水的分布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 13%;总硬度超过 200毫克/升的极硬河水分布面积也仅占全国的12%。高矿化水及极硬水二者都分布在中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的西部以及黄河流域上中游的部分黄土高原。这些地区分布面积小而且年径流量小,所以影响不大。
但是人为污染水源,恶化水质的情况越来越严重。1993年全国城市生活和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已达355.6亿立方米,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占219.5亿立方米,有的工业企业已开始注意排放前的内部处理,但仍有80%以上是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水域,使河流、湖泊等水体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据估算,全球淡水总量的14%以上的可用水被污染,而中国每年由城镇排放的污水,按未经任何处理计算,仅此一项就占年水资源量的10%以上。此外,农村大量使用高残留的农药,也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水源。1978年在进行全国水资源评价的河流长度中,有66%的水质达不到饮用水的标准,有11%水质不符合农业灌溉的要求,有6%有毒物质的含量超过污水排放标准或受有机物污染而达到黑臭的严重程度。
有关部门经过对532条河流的监测表明,有436条河流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中国七大江河所流经的15个主要大城市河段中,有13个河段水质污染严重。
据中国环保部门对七大江河110多个水质监测点的分析:符合一、二类标准的约占32%,三类占29%,四、五类占39%。其中以海滦河流域和淮河流域、辽河流域最为严重。据资料分析,低于五类的点,5年平均要占45%。海滦河流域除引滦入津河段外,污染几乎都超过五类的标准。淮河流域治理已二年,至今未见改善,水质属五类和超过五类已占绝大部分。其中超过五类河段占78.1%,污染源75%以上是工业废水,每年接纳废水36亿吨。
据1995年的最新资料,七大江河中的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和生化需氧量。此外,大、中城市下游河段的大肠杆菌污染明显加重。
长江全流域水质符合一、二类标准的占45%,符合三类的为31%,属于四、五类标准的是24%。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和挥发酚。
黄河流域的水污染严重。干流部分河段受有机质污染,支流汾河、渭河、湟水河、伊洛河的部分河段污染最重。全流域符合一、二类标准的只占5%,符合三类的占35%,属于四、五类的占60%。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和挥发酚。
珠江流域水污染有所加重,部分支流河段受到污染。水质符合一、二类标准的占31%,符合三类的占47%,属于四、五类的占22%。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
淮河流域水污染问题十分严重,水质符合一、二类标准的只占27%,符合三类的占22%,属于四、五类的竟占51%。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
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水质符合一、二类标准的仅占4%,符合三类的占29%,有67%属于四、五类,其中太子河的本溪段污染最为严重。
海河流域水污染较重,流域内的大小河流和水库除了拒马河及于桥、密云、怀柔、黄壁庄、潘家口、洋河和王块水库的水质尚好外,其余河段基本为污染河段,包括水库在内,符合一、二类标准的占42%,符合三类的占17%,属于四、五类的占41%。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和挥发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