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土地资源

时间:2010-01-29  归属:中国经济地理

第一节 土地资源

  土地是地球表层在土壤、岩石、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要素相互作用,以及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之下,形成的综合性自然资源。它一旦参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就成了生产资料,而且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实际上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最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通过占有和使用土地。人类利用土地要适应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而且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因此不能把土地看作是单纯的自然综合体,而还应当看到它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性。土地的社会属性就表现在人类对土地的占有和使用方面。

  土地的存在,表现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立体实体,有明显的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变化差别,区位特征十分明显,也可以理解为它是地球表层一定范围内的地域单元。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如何保土养地,是和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生死攸关的大问题。中国的土地资源虽然面积大,但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①山地多,平地少,开发利用极其不便;②难以利用的沙漠、戈壁、高寒荒漠、石山和冰川及永积雪地,面积广,占到全国土地总面积的将近18%;③在可供农用土地中,草地比重大(占土地总面积41.58%),林地次之(占17.95%),耕地最少(仅占14.21%);④耕地的质量不高(高产田地不及1/3),而且退化严重;⑤可耕地的后备资源少,再由于人口多而增长快,人均耕地日益减少,成为突出矛盾。现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长期以来对土地资源调查研究的成果,以及有关科研和业务主管部门的最新资料,汇总列于表4.1,可大致说明中国各类土地利用结构的比重。

表4.1 中国土地利用面积结构

  

  续表 4.1

  

  各类土地的分布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其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耕地90%分布在东部受季风影响的平原、盆地和浅丘地区,其中年降水量>800毫米的地区(相当于秦岭- 淮河一线以南),集中了全国93%的水田;此线以北地区集中了全国85%的旱耕地。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华南山区,人造林地主要分布于城镇及农村居民点附近,沿铁路、公路及平原区耕地集中区分布着防护林网,灌木林则分布于东部和南部山丘。天然草场主要分布于西北半壁,包括内蒙古、宁夏、甘肃河西、新疆、青海和西藏。沙漠和戈壁主要分布于西北干旱区,如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三大盆地及内蒙古西部。高寒荒漠集中在西藏北部。沼泽地主要分布于东北三江平原、青藏高原河源区,以及长江口以北滨海区。盐碱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区各灌区的尾闾,是采用落后的大水漫灌方式的产物。此外,黄淮海平原和北方滨海地带也有大面积的盐碱地。

一、草地利用

  在农用土地中,草地占最大比重,毛面积将近60亿亩,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1.58%。草地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但全国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世界平均水平的1/2。

  中国草地类型多,牧草物种资源丰富,约计有4 000多种。全国可分三大类型区:①北方温带草地区(内蒙古、新、甘);②青藏高寒草地区;③南方热带、亚热带草地区。 全部天然草地中,可利用于放牧的有40多亿亩,其中30亿亩分布于北方干旱、半干旱高平原,10多亿亩分布于南方山丘、盆地。其中北方草场草被覆盖率低(20%~50%),亩产鲜草仅几十公斤。南方草场草质较好,产草量较高,但分布零星,利用上受限制。目前牧区草场建设进展迟缓,经过人工改良的草场不及全国草场的2%,基本上停留于靠天养畜状态。由于经营粗放而片面追求增加牧畜头数,在利用上一般都超载过牧,再加上土地沙化、过度开采地下水等原因,北方草场中已有1/3面积呈现退化,还有30%的草场遭受鼠害破坏。在一般年份牧畜死亡率为5%,一旦遭受黑灾(不下雪的干冷)或白灾(大雪),则死亡率可高达20%以上。此外,北方与农区接近的草场,易被盲目开垦,南方山区草地水土流失严重。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人口资源全国面积地区分布利用土地粮食耕地
  • 上一篇:粮食问题
  • 下一篇:城市缺水严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