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1980年间以引进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针对60年代后期以来全国工业结构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而安排的。在投资方向上主要是电力工业,其次是化学工业和钢铁工业,以解决极为紧张的原材料和电力供应问题。此外,为了解决轻重工业比例严重不协调问题,轻纺工业的投资也明显提高。“五五”期间纺织、食品、造纸三个主要行业的基建投资较之“四五”期间分别增加了129%、82%和38%。与此相应的是,冶金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工业总投资的比重由“四五”期间的17.7%下降到15.4%,机械工业由22.2%下降到14.5%。机械工业下降如此之大,主要是由于“四五”时期大搞军工而“五五”时期压缩了这方面投资的缘故。
三、80~90年代中国工业的迅速发展与工业结构的变化
1.80年代
70年代末,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中国经济发展发生了重大转折。1979年中央确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自此,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80年8月,五届人大常委会15次会议批准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随即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的建设全面展开。1984年初,中央又决定进一步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985年初至1987年底,国务院又决定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漳、泉、厦三角地区及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等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这些特区和开放城市组成了我国沿海开放地带和工业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精华地区,具有工业、农业、交通、贸易、信息、科技和教育方面的优势。其中14个开放城市1984年的人口占全国的7.7%,工业产值却占全国的23.1%,人均工业产值为全国平均的3倍。工业固定资产占全国的12%,而提供的利税占到全国的26.2%。
沿海开放地带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开展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同时要将消化了的引进技术向内地转移,扩大横向经济联合。根据不完全统计,1981~1984年间,广东与福建二省通过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外商独资经营等形式引进外资20亿美元。上海、苏南地区、青岛、天津、大连等都对原有部分工业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电子、家用电器、机械、纺织、食品等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六五”期间(1981~1985),70年代末引进的大型项目正处于建设高峰,宝钢一期工程、烟台合成革厂、仪征化纤基地等一批企业投产。
第六个五年计划至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4%以上。明显高于GDP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1990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到23 924亿元(当年价)。生铁和钢材第一次分别超过6 000万吨和 5 000万吨。
自1979年开始的3年经济调整至80年代中期,我国工业的发展方向是加强能源工业和轻纺工业。其中能源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占工业基本建设总投资的比重是:“四五”时期为31.8%,“五五”为39.8%,“六五”超过44.0%。能源工业建设主要表现在:山西煤炭能源基地的建设,该基地1982~1987年期间的煤产量由1.88亿吨增长到3.30亿吨,1985年原煤外运量达到1.08亿吨,这是我国能源工业的巨大飞跃的重要体现;内蒙古东部三大露天矿建设全面展开并部分投产;开工并建成了一大批大型水、火电站,特别是水电投资比重增加,葛州坝水电站部分投产,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东部沿海地带(主要是东北南部、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能源紧缺的矛盾。与此同时,进一步增加了对轻工业的投资,使其占工业基本建设总投资的比重由“五五”时期的12.7% 上升到15.5%,较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
2.90年代
90年代是中国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工业生产迅速发展、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宏观结构得到改善的重要发展时期。1991~1995年间,全国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超过20%。其中1992,1993,1994年三年,年平均增长分别达到24.7%,27.3%和24.2%。 1990年我国工业总产值达到23 924亿元(当年价),其中轻工和重工分别为12 111亿元和 11 81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