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是吉黑两省的重要纤维作物,主要分布在哈尔滨及滨北铁路沿线地区,吉林市和延边地区也有生产。红麻是制造麻袋的原料,主要产于辽宁平原地区。
甜菜是东北区发展最快的工业原料作物,东北区是全国最大的甜菜生产基地,产量占全国的1/2强。甜菜分布主要集中在松嫩平原,其次是三江平原。黑龙江省的甜菜面积和产量,均占东北区的 2/3左右,吉林省和内蒙古东部占 1/4左右,辽宁省产量较少。北部和西部地区,地多人少,又是半湿润、半干旱的气候和微碱性的土壤,极适宜甜菜生产,是甜菜制糖厂的主要分布地区,有建成更大规模的甜菜基地的可能性。
东北区烤烟生产也很有名,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区,凤城和延边是烤烟的重要产地。花生和向日葵是本区的重要油料作物,花生多分布在辽宁省南部,向日葵则多分布吉、黑两省的西部。
郊区农业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扩大起来。各大城市及新兴的工矿林业基地的周围,正在形成以生产禽、蛋、乳、肉和蔬菜为主的生产基地。
三、牧业、林业和渔业基地
东北区既有与耕作业紧密结合的以舍饲为主的畜牧业,也有以放牧为主的畜牧业。舍饲畜牧业以饲养猪、马、牛为主,也有驴、骡。放牧业则以牧放羊、牛、马为主。马是东北区最重要的牲畜和役畜,头数居全国第一位,北部多于南部,在黑龙江,马匹占了大牲畜头数的54%,是全国重要的产马区。牛头数占全区大牲畜头数的第二位,内蒙古东部和辽、吉两省牛的比重较大,尤以内蒙古东部为最多。牛有役用、乳用、肉用之分,役用、肉用多在农牧区,乳用多在城郊,而最大的商品乳牛业基地则在滨洲铁路沿线一带。驴、骡主要分布内蒙古东部和辽宁省,占全区总头数2/3左右。小牲畜中,养猪业主要在农区,以中部为最多,养羊业主要分布在西部牧区。黄牛遍全区,北马南骡,东猪西羊,这是东北区牧业分布的基本格局,牧业在全区农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今后发展方向:在商品粮基地区,加强饲料工业,重点发展养猪业和肉牛业;西部草原区,形成牛、羊基地。
林业及林副业是本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区森林面积约8亿亩,不仅蕴育着丰富的木材资源,而且在森林中还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从事采集(野生植物主要有山参、木耳、蘑菇、山葡萄、橡子、榛子、蕨菜及多种药材等)、狩猎(野生动物主要有野猪、狍、熊、狐、貂、黄鼬、田鸡、野禽等)和养殖栽培(梅花鹿、貂、熊、柞蚕、人参等),是林区人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更是发展多种医药和滋补食品的重要基础。辽东半岛和辽西丘陵的果园业发展相当迅速,是我国温带水果苹果和梨的重要产地,驰名中外。柞蚕生产集中在辽宁省东部和吉林省东南部的丘陵柞林地区,其产量占全国的3/4左右,主要供区内绢纺织工业的需要,产品是重要出口物资。区内天然柞林面积相当广大,发展柞蚕业的潜力很大。东北西部地区林木稀少,为防风固沙,含蓄水源,保护农牧业生产,营造防护林带已取得一定成绩。并和华北、西北地区的防护林带联结起来,成为我国“三北”防护林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全面发展林业经济,努力开展森林生态建设,是实现东北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东北区南濒黄海与渤海,拥有发展海洋渔业的有利条件。沿海有许多渔港,大连为最大的渔业加工中心。辽宁省海洋水产品产量约占全国1/7左右,占沿海各省的第五位。主要产品有鲭鱼、马面鱼、对虾、黄花鱼、海参、海贝、藻类等。东北区淡水渔业也有很好的发展条件,黑龙江、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等河流以及天然泡沼、人工水库,都适宜发展淡水渔业,但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单产水平低,有的仍处在天然捕捞状态。
四、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综观东北农业体系,基础比较雄厚,但和本区的工业发展水平相比,农业还是薄弱环节。农业现代化的水平还较低,除机耕面积东北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它如灌溉面积和每亩耕地化肥施用量、用电量等指标,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抗灾能力,也都不高。农业建设的任务还相当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