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口稠密的侨乡
(1)高度密集的人口。在珠江三角洲居住的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514人。若包括地理上应属珠江三角洲的港澳地区,则每平方公里659人,是我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珠江三角洲核心地区(小三角)15市县的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700人。尤以广州附近人口密度最高,每平方公里达1000人。小三角外围各市县人口密度较低,每平方公里在300~400人之间。
据资料统计,小珠江三角洲早在1928年,总人口已达到712万人(不含花都、增城),每平方公里约500人。自20年代以后大量人口迁移到港澳和海外,使人口减少。八年抗战期间,因饥荒和战乱,人口大减,到1948年人口只有531万人。百万人口的顺德县,战后只剩40万人。直到1958年小三角人口才恢复到1928年的水平,为715万人。今天的顺德市行政区域范围与战前相同,人口也与战前相当。如果不是抗战期间大量人口死亡和外迁,今天的珠江三角洲人口还要更多。
(2)重点侨乡与侨情。解放前的珠江三角洲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优越的自然条件得不到发挥,经济长期停滞,就业艰难。具有勇敢、开拓精神的珠江三角洲人民只好远涉重洋,向海外寻求发展。特别是鸦片战争后,这里的商品农业深受冲击,使破产的农民、手工业者、城市贫民,纷纷离乡背井,漂泊到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加拿大和中南美各国,从事修铁路、开运河、采金矿,同时也对新大陆的开发作出巨大贡献。也有部分人到东南亚,更多是就近到港澳谋生。至今,珠江三角洲侨居海外的华侨、外籍华人已达500万人,港澳同胞400多万人。整个珠江三角洲都是侨乡,每个市县都有十几万至近百万人旅居海外。尤以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潭江流域五邑地区(指江门市属的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5市)旅外华人最多,系全国重点侨乡之一。仅台山市就有华侨、旅外华人100万人,相当于现今全市人口,故有“一个国内台山,一个海外台山”之说。五邑华侨主要侨居美国和美洲其他国家,以及港澳地区。
祖籍珠江三角洲的华侨和港澳同胞,经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已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特别是港澳地区的大实业家,如郭炳湘、李兆基、霍英东、郑袼彤、利国伟、胡应湘、何鸿、何贤(已故)均系珠江三角洲人。广大的华侨、港澳同胞具有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珠江三角洲民族工业发展较早,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多为华侨所投资。广州、江门、中山、台山、开平等城市在二三十年代已有不少现代建筑,多为华侨产业。华侨还投资兴建中国最长的民办铁路——新宁铁路(从江门至台山县斗山)。华侨大量捐资在侨乡办起多所学校。正是华侨资金促成30年代珠江三角洲的经济繁荣。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吸引了大量外资,其中九成是侨资(含港澳资本)。侨资成为珠江三角洲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这些资金投向工业、农业、交通、能源、房地产、旅游事业,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华侨和港澳同胞还捐赠数十亿元人民币,在侨乡兴办教育、医疗等公益事业,有力地促进了侨乡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