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资本主义农业发展时期(3)
3.农业地域差异的形成和发展
中世纪时,英国各地农业特点,如土地利用、作物和牲畜种类虽有不同,
但总的来说,都是以自给性生产为主,没有明显的地域劳动分工。随着资本
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统一市场的形成,商品性生产逐步取代自给性生产,农业
地域差异日益显著。
位于东南部的低地带,不仅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而且邻近欧
洲大陆,较早接受引种新作物、引进新技术的影响。伦敦从16 世纪起,就是
全英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以后又发展为国际性的大都市。兰开夏、约克夏
和以伯明翰为中心的西米德兰等都是较早兴起的工业区。围绕着这些城市、
工矿区,农业商品性生产不断发展,其范围逐渐扩大。一些学者认为,到 1700
年时,低地带的农业,已几乎完全是市场经济了①。相反,在高地带,不仅自
然条件差,而且位置比较偏远,工业、城市的兴起既迟又慢,致使商品性农
业的发展明显地落后于低地带。以苏格兰为例,迄至18 世纪后期,还是以自
给性农业为主。
在产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大部分地区的商品性农业更加速发展。为满
足工矿区、城镇居民的消费需要,低地带的谷物生产不断扩大,形成商品性
谷物产区。在大城市和工矿区的周围,逐渐发展起鲜乳、蔬菜、马铃薯的生
产。以紧邻曼彻斯特和利物浦的柴郡为例,它几乎完全成了这一带巨大工矿
区的城郊农业基地。在此郡的北部,发展起商品性果园,其产品通过运河销往曼彻斯特市场,柴郡的南部马铃薯成了最主要的作物。在此以前,柴郡曾
以出产优质乳酪著名,到了此时,当地所产大部分牛乳,皆以鲜乳形式供应
城镇居民,而乳酪生产却衰落了。
城市、工矿区的发展,不仅影响其周围地区的农业,而且也波及较偏远
地区。约克夏、英格兰东北部等地工业,尤其是毛纺织工业的发展,既促进
苏格兰的羊毛生产,也以其居民对肉食的需要,带动苏格兰肉用养牛业和肉
用养羊业的发展。同样,兰开夏和英格兰南部城市居民的消费需要,也促进
威尔士的肉、乳生产。
综上所述,16 世纪至19 世纪中叶,是英国资本主义农业的一个迅速发
展时期,被一些学者称为“高农业时期”①。但是,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严重
问题。
首先,农业生产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产业革命以后,英国城市人口
迅速膨胀。18 世纪末时,全国人口1071 万,多数还是农村人口。到1851 年,
总人口增至2090 万,城市人口增至占总人口半数左右。50 年间几倍增长的
城市人口的消费需要,使英国开始从食物出口国变为进口国。19 世纪30 年
代,本国农产品已只能满足国内需要量的95%。小麦和糖是进口大宗,其中
小麦进口量约占消费需要量的10%。
其次,英国农业面临世界新开发地区,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
根廷等廉价农产品,尤其是廉价谷物的竞争。为了阻止国外农产品对本国农
业的冲击,英国政府曾经在1773 年、1791 年和1815 年,先后三次颁布谷物
条例,对进口谷物实行种种限制。如1815 年的谷物条例规定,只有在小麦价
格超过每夸特80 先令时,才准许谷物进口。这类显然有利于农业经营者的措
施,遭到工业资本家的反对。因为它人为地维持国内食物的高昂价格,从而
不利于工业资本家压低工人工资和提高工业制成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
力。
正是在这种情势下,农业领域一场新的变革在酝酿着。
加载更多内容...